[实用新型]OLED制程保护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6518.1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3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沈雅琴;刘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义铠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17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led 保护 胶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OLED制程保护胶带,所述制程保护胶带用于贴敷于OLED显示面板的表面,所述保护胶带包括抗静电PET薄膜层、分别位于抗静电PET薄膜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PE薄膜层、聚氨酯胶黏层,一抗静电离型膜位于聚氨酯胶黏层与抗静电PET薄膜层相背的表面,所述抗静电PET薄膜层的厚度大于PE薄膜层的厚度。本实用新型OLED制程保护胶带既具有较强的挺度,贴敷时也具有良好的表面形状追随性,更适合具有可弯曲性大尺寸的OLED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OLED制程保护胶带,属于制程保护胶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平板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核心部件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亦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原理是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
OLED显示面板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镭射切割,为了保护OLED显示面板在切割过程中对面板内部造成破坏,往往需要贴敷保护膜,但是,由于OLED显示面板尺寸往往较大、柔软度较好,具有可弯曲性,现有的保护膜贴敷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OLED制程保护胶带,该OLED制程保护胶带既具有较强的挺度,贴敷时也具有良好的表面形状追随性,更适合具有可弯曲性大尺寸的OLED显示面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OLED制程保护胶带,所述-保护胶带用于贴敷于OLED显示面板的表面,所述保护胶带包括抗静电PET薄膜层、分别位于抗静电PET薄膜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PE薄膜层、聚氨酯胶黏层,一抗静电离型膜位于聚氨酯胶黏层与抗静电PET薄膜层相背的表面,所述抗静电PET薄膜层的厚度大于PE薄膜层的厚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抗静电离型膜为涂覆有离型剂层的PET膜、PE膜或者OPP膜。
2. 上述方案中,所述聚氨酯胶黏层的厚度为20~100μm。
3. 上述方案中,所述抗静电PET薄膜层的厚度为60~90μm。
4. 上述方案中,所述PE薄膜层的厚度为30~60μ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用于液晶屏的屏蔽胶带,其保护胶带用于贴敷于OLED显示面板的表面,所述保护胶带包括抗静电PET薄膜层、分别位于抗静电PET薄膜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PE薄膜层、聚氨酯胶黏层,一抗静电离型膜位于聚氨酯胶黏层与抗静电PET薄膜层相背的表面,所述抗静电PET薄膜层的厚度大于PE薄膜层的厚度,既具有较强的挺度,贴敷时也具有良好的表面形状追随性,更适合具有可弯曲性大尺寸的OLED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OLED制程保护胶带的应用示意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OLED制程保护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保护胶带;2、OLED显示面板;3、抗静电PET薄膜层;4、PE薄膜层;5、聚氨酯胶黏层;6、抗静电离型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义铠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义铠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6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丝刀
- 下一篇:一种用于涡流纺环保粘胶色纺纱的卷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