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15786.1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2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张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协和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tm32 单片机 rfid 读卡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涉及RFID读卡器机领域,包括读卡器主体,所述读卡器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挡护板、LED显示器与读卡区,所述挡护板位于LED显示器的一侧,所述读卡区位于LED显示器的另一侧。通过挡护板的设置,挡护板有益于对读卡区起到保护的作用,在室外使用时能够防止读卡区受到雨水损坏读卡区,能够保障读卡区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且照明装置便于在夜间对RFID读卡器进行使用,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固定装置有益于对RFID读卡器进行安装,在使用时便于对RFID读卡器进行拆卸,能够有益于提高安装和拆卸时的工作效率,在使用时较为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读卡器机领域,具体涉及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
背景技术
RFID是射频识别的英文缩写,通俗地说,RFID读卡器是一种能阅读电子标签数据的自动识别设备,根据阅读标签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读卡器,RFID读卡器需配备RFID天线一起使用才能读取标签信息,RFID读卡器被广泛运用于移动支付、门禁考勤、大型会议人员通道系统等领域,但现有的RFID读卡器在使用时不便于进行安装固定,且现有的RFID读卡器结构简单,功能较为单一,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包括读卡器主体,所述读卡器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挡护板、LED显示器与读卡区,所述挡护板位于LED显示器的一侧,所述读卡区位于LED显示器的另一侧,所述读卡区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感应区,所述读卡器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扬声器与USB传输口,所述扬声器均为与USB传输口的两侧,所述读卡器主体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挡护板的两侧内表面均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发光照明灯,所述固定装置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吸盘,所述固定吸盘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强力粘合层。
优选的,所述读卡器主体与挡护板之间设置有十字螺丝,所述读卡器主体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十字螺丝与挡护板的后端外表面可拆连接,所述读卡器主体与LED显示器之间设置有卡扣,所述读卡器主体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卡扣与LED显示器的后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读卡器主体与读卡区之间设置有传输线,所述读卡器主体的前端外表面通过传输线与读卡区的后端外表面电性连接,所述读卡区与感应区为一体成型装置。
优选的,所述挡护板与照明装置之前设置有米字螺丝,所述挡护板的两侧内表面通过米字螺丝与照明装置的后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照明装置的数量为四组。
优选的,所述读卡器主体与固定装置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读卡器主体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装置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的数量为四组。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与固定吸盘之间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装置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槽与固定吸盘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吸盘与强力粘合层之间设置有强力胶,所述固定吸盘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强力胶与强力粘合层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通过挡护板的设置,挡护板有益于对读卡区起到保护的作用,在室外使用时能够防止读卡区受到雨水损坏读卡区,能够保障读卡区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且照明装置便于在夜间对RFID读卡器进行使用,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固定装置有益于对RFID读卡器进行安装,在使用时便于对RFID读卡器进行拆卸,能够有益于提高安装和拆卸时的工作效率,在使用时较为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协和学院,未经山东协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57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进给套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加热退火炉控温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