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喷射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5145.6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0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交重工机械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鼎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2 | 代理人: | 刘莉梅 |
地址: | 402247 重庆市江津区双***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喷射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凝土喷射机,包括移动机构、安装在移动机构上的速凝剂添加机构和喷射机构、安装在喷射机构上的搅拌机构、安装在速凝剂添加机构上的送料机构和与搅拌机构连接的加水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腔、安装在搅拌腔一侧的驱动装置、位于搅拌腔内并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搅拌轴和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搅拌轴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沿其长度方向均螺旋绕设有搅拌叶,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搅龙螺旋叶片对中设计,物料在搅拌叶的带动下从搅拌腔的两端同时向中间位置运动,物料在循环搅拌的作用下快速均匀混合,最终形成的混凝土均质度好、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喷射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喷射机是利用压缩空气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并喷射到施工面上的机械。具体分为干式喷射机和湿式喷射机两类,前者由气力输送干拌合料,在喷嘴处与压力水混合后喷出;后者由气力或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混合物经喷嘴喷出。广泛用于地下工程、井巷、隧道和涵洞等的衬砌施工。
现有的煤矿井下混凝土喷射工艺是将砂石料、水泥分开或搅拌好后用矿车送到喷浆面。其喷射主要包括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干喷,就是直接人工把混凝土上到喷浆机料斗内,直接由喷浆机进行喷射;另一种是湿喷,即采用滚筒式或螺旋式矿用混凝土搅拌机将混凝土进行现场搅拌混合,使混凝土成为湿料,然后将井下的混凝土喷射机移至混凝土搅拌机旁,将混凝土搅拌机中的湿料输送给井下的混凝土喷射机,由混凝土喷射机进行喷射。这种湿喷工艺存在的问题在于,现有的混凝土喷射机大多都是搅拌时间短,在搅拌过程中就将物料输送到喷射机构中,拌合出的物料均匀度很低,并没有达到充分混合,并且无法控制混合比例等问题,进而影响混凝土成品质量以及作业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喷射机,提高物料混合的均匀度,保证混凝土成品的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混凝土喷射机,包括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移动机构上的速凝剂添加机构和喷射机构、安装在所述喷射机构上的搅拌机构、安装在所述速凝剂添加机构上的送料机构和与所述搅拌机构连接的加水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腔、安装在所述搅拌腔一侧的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搅拌腔内并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搅拌轴和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叶,所述搅拌轴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沿其长度方向均螺旋绕设有所述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轴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搅拌腔上设置有与所述送料机构连接的进料口和与所述喷射机构连接的出料口,所述驱动装置可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以搅拌物料。
作为混凝土喷射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搅拌叶包括沿所述第一搅拌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以及沿所述第二搅拌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搅拌叶和第四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和所述第二搅拌叶分别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两端沿其长度方向往中部螺旋绕设,所述第一搅拌叶的螺旋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二搅拌叶和所述第三搅拌叶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搅拌叶和所述第四搅拌叶分别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两端沿其长度方向往中部螺旋绕设,所述第四搅拌叶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第三搅拌叶的螺旋方向相反。
作为混凝土喷射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搅拌腔同一侧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搅拌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搅拌轴连接。
作为混凝土喷射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料口包括邻近所述搅拌轴的两端并间隔设置在所述搅拌腔上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和所述第二进料口分别与所述送料机构连接。
作为混凝土喷射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移动机构上的物料箱和与所述物料箱连通的送料管道,所述送料管道远离所述物料箱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料口和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交重工机械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未经重庆渝交重工机械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5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管管材生产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桥主减速器壳试压检测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