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抑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4981.2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6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彬;李丹煜;程永锋;李鹏;展雪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4 | 分类号: | H02G7/14;F15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裂 导线 次档距 振荡 抑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抑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套管(1);每个套管(1)均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空心圆柱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条形孔(2);所述至少两个套管(1)并排安装于不同的分裂导线上;气流通过本实用新型多个套管(1)的条形孔(2)后改变导线尾流流场,同时改变导线次档距振荡的原始激发条件,抑制或削弱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的发生,不仅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保障了安全供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次档距振荡(Subconductor Oscillation/Wake Galloping)是相分裂导线的输电线路上,在一定风速下(7~20m/s)产生的相邻两间隔棒间导线振荡的现象,结构风工程中称之为尾流弛振,是由剪切流引起气动不稳定而形成的振动。振幅约为导线直径的3~20倍,频率约0.5~3Hz,介乎微风振动和舞动之间,振荡轨迹呈水平扁椭圆形。次档距振荡会造成子导线间的相互碰撞和鞭击,磨损导线,且较大的振幅也使间隔棒线夹处导线的动弯应变增大,导致导线疲劳断股断线,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为了应对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灾害,合理设定的间隔棒间距,是目前最主要的防治手段。除了考虑经济因素外,间隔棒最大次档距应按照满足抗吸附、抗扭转和抑制次档距振荡三方面要求计算确定。实践表明,大风地区输电线路次档距振荡现象依然严重,对于已建成输电线路全线停电调整间隔棒间距,不仅影响正常安全供电,且作业量大、经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抑制或削弱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的发生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抑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抑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套管(1);
每个套管(1)均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空心圆柱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条形孔(2);
所述至少两个套管(1)并排安装于不同的分裂导线上。
优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套管(1)与灾害风向垂直设置,所述灾害风依次流过每个套管(1)的条形孔(2)。
优选的,所述套管(1)的内径大于分裂导线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套管(1)的内径大于1.05倍的分裂导线外径。
优选的,所述条形孔(2)均匀布置在所述套管(1)的侧壁上,且沿轴向对称。
优选的,所述条形孔(2)的形状为矩形、梯形或圆形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套管(1)的材料采用金属或高分子橡胶。
优选的,所述套管(1)的材料采用金属时,所述空心圆柱结构的内壁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与金属层同步开条形孔。
优选的,所述金属包括:镀锌、铸铁或合金材料。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橡胶采用耐老化、耐腐蚀弹性材料。
优选的,所述套管(1)做防电晕处理。
优选的,所述套管(1)包括沿径向对称的两个半套管;
两个所述半套管采用隐式连接的连接方式。
优选的,所述套管(1)包括:铰链(3)和暗扣(4);
两个半套管的一端采用可沿分裂导线轴向旋转的铰链(3)连接,另一端采用可开合的暗扣(4)连接。
与最接近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4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倒角工具
- 下一篇:一种农用粮食储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