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科新生儿用吸引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4666.X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6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汪慧霞;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慧霞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刘永凡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科 新生儿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新生儿用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斜三通、限位筒、第一吸引支管和第二吸引支管,所述吸引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吸引管头,且吸引管与第二吸引管头之间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吸引支管的一端与第三吸引管头之间联通而设,所述第二吸引支管的一端与第四吸引管头之间联通而设。本实用新型在吸引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吸引管头,第二吸引管头中的内螺纹可与第三吸引管头上的外螺纹螺纹安装,对吸引支管的安装比较方便,无需对吸引管的端口进行剪切,提高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儿科新生儿用吸引管。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童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会使用到吸痰管插入到儿童的鼻中进行吸痰,此法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粘膜损伤,为了减少粘膜损伤,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吸引管头端贴合鼻部,进行鼻腔外吸痰,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吸引管头端贴合鼻部,对鼻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但是,现有的吸引管头端口径较大,而婴幼儿的鼻孔较小,使用时需要进行剪切,在使用的过程中比较麻烦,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新生儿用吸引管,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儿科新生儿用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斜三通、限位筒、第一吸引支管和第二吸引支管,所述吸引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吸引管头,且吸引管与第二吸引管头之间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吸引支管的一端与第三吸引管头之间联通而设,所述第二吸引支管的一端与第四吸引管头之间联通而设,所述第三吸引管头和第四吸引管头上设置的外螺纹均可与第一吸引管头和第二吸引管头内的螺纹之间螺纹安装,所述第一吸引支管的孔径大小大于第二吸引支管的孔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吸引管上设置有斜三通,且斜三通与吸引管之间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斜三通上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与第一吸引管头之间一体成型而设,所述第一吸引管头端口处设置有内螺纹和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上紧邻第一吸引管头处设有连接带,且连接带的一端与密封盖之间相连接,所述密封盖与第一吸引管头上的外螺纹螺纹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吸引管上可移动设置有限位筒,且限位筒的一端设置有旋紧片,所述吸引管上还可设置有可移动的旋紧盖,且旋紧盖可与旋紧片之间旋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筒上设置有绑紧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吸引管上设置有斜三通,斜三通上联通设置有支管,支管和吸引管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吸引管头和第二吸引管头,第一吸引管头和第二吸引管头上均可与第一吸引支管和第二吸引支管上的第三吸引管头和第四吸引管头螺纹安装,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可将吸引支管置于儿童的鼻孔处,可以进行双鼻腔外吸引,提高功能性;
2、本实用新型在吸引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吸引管头,第二吸引管头与吸引管为一体结构,第二吸引管头中的内螺纹可与第三吸引管头上的外螺纹螺纹安装,对吸引支管的安装比较方便,无需对吸引管的端口进行剪切,而且可对6mm的第一吸引支管和4mm的第二吸引支管进行配合使用,即可根据幼儿的鼻孔大小,选择第一吸引支管或者第二吸引支管置于幼儿的鼻孔处,使用的灵活性高,可用于对小于3周岁的婴幼儿或无法自行清理鼻腔分泌物的小孩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慧霞,未经汪慧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46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