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杀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14663.6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3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芳 |
| 主分类号: | B07B1/10 | 分类号: | B07B1/10;B07B1/42;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杀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杀青机本体和分筛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上端面左侧垂直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面设有减速电机,支撑底板的上端面垂直设有两根位于支撑柱右侧的立杆,两根立杆的顶端面焊接有半圆形支撑架,杀青机本体平卧在两个半圆形支撑架上,杀青机本体的内腔左端面转动设有位于杀青机本体内腔的筛桶,减速电机通过动力轴转动贯穿杀青机本体左端面,且与筛桶左端面中心位置连接,筛桶的径向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呈环形均匀间隔分布的矩形筛孔,分筛机构包括有四根连接柱、工字轮和分筛网。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茶叶杀青装置,便于在杀青的过程中对茶叶碎渣进行分筛,提高杀青后茶叶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杀青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杀青装置。
背景技术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目前,杀青过程中,不便于对茶叶残渣进行有效过滤,导致杀青后的茶叶质量不佳,需要后期去杂操作,影响茶叶的生产效率,所以这里设计生产了一种茶叶杀青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杀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杀青机本体和分筛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端面左侧垂直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面设有减速电机,所述支撑底板的上端面垂直设有两根位于支撑柱右侧的立杆,两根所述立杆的顶端面焊接有半圆形支撑架,所述杀青机本体平卧在两个半圆形支撑架上,所述杀青机本体的内腔左端面转动设有位于杀青机本体内腔的筛桶,所述减速电机通过动力轴转动贯穿杀青机本体左端面,且与筛桶左端面中心位置连接,所述筛桶的径向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呈环形均匀间隔分布的矩形筛孔,所述分筛机构包括有四根连接柱、工字轮和分筛网。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沉降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杀青机本体的右端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帽,所述密封帽的外壁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杀青机本体的外壁底端开设有用于排渣的卸料孔。
优选的,四根所述连接柱的底端面分别焊接在两个半圆形支撑架的顶端前后两侧,前后两根所述连接柱的顶端之间固定焊接有连接板,所述工字轮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杀青机本体的外壁顶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内腔相互连通的插接孔,所述分筛网的一端绕经工字轮的外壁,且分别贯穿两个插接孔后与筛桶的外壁缠绕,所述分筛网与筛桶外壁的矩形筛孔转动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茶叶杀青装置,便于在杀青的过程中对茶叶碎渣进行分筛,提高杀青后茶叶的质量,简单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围绕筛桶滚动的筛网,便于对清理被茶叶碎渣堵塞的网孔,以便于进一步提高茶叶碎渣的过滤效率,提高茶叶的杀青后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杀青机本体俯视结构剖视图。
图中:1、支撑机构;11、半圆形支撑架;12、立杆;13、支撑底板;14、沉降安装孔;15、支撑柱;2、减速电机;3、杀青机本体;31、插接孔;32、密封帽;33、把手;34、进料口;35、筛桶;36、矩形筛孔;4、分筛机构;41、连接柱;42、连接板;43、工字轮;44、分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芳,未经张永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46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