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弯式尾部附件的高密度插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4500.8 | 申请日: | 202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6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康;王超群;薛云智;伏宁娜;张翔;朱春曦;李晓磊;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1R13/506;H01R1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6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弯式 尾部 附件 高密度 插头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弯式尾部附件的高密度插头连接器,一种带弯式尾部附件的高密度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以及与插头配套的弯式尾部附件,插头与尾部附件通过定位环和销钉实现固定与调整电缆出线角度;该连接器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接触密度高,占用空间小,可以满足任意所需电缆出线角度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形高密度弯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器插头的尾部附件一般采用直式尾部附件,但在某些特定场合,采用直式尾部附件连接器安装电缆后,如果连接器尾部电缆需要转向时如采用自然弯曲不加固定,在受到振动或冲击时电连接存在电连接失效的可能,此时,需采用带弯式尾部附件的连接器将电缆固定。现有技术电连接器的弯式尾部附件多采用端面棘齿啮合实现防转效果,但电缆出线角度受棘齿数目影响,只有特定角度的出线位置,不能适应任意角度、任意位置的安装要求,不能满足在小空间或某些有尺寸限制特定要求的场合。常见的弯式结构加工工艺复杂,加工困难,制造成本较高,尺寸较大,且连接密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公开一种带弯式尾部附件的高密度插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带弯式尾部附件的高密度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1、弯式尾部附件2,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配有所述尾部附件2,两者配套使用。
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11、插头连接螺母13、外卡圈14、插孔12、插孔绝缘体17、橡胶垫18、插孔绝缘盖板16、内卡圈15,所述插孔绝缘体17、所述橡胶垫18、所述插孔绝缘盖板16依次穿插在所述插头壳体11内,所述插孔12穿在插孔绝缘体17、所述橡胶垫18、所述插孔绝缘盖板16内,所述内卡圈15将所述插孔12、所述插孔绝缘体17、所述橡胶垫18、所述插孔绝缘盖板16固定在所述插头壳体11内。
所述弯式尾部附件2包括电缆罩25、尾附连接螺母21、销钉24、定位环23,所述销钉24翻铆在所述定位环23上。
进一步,所述插头1和所述弯式尾部附件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插孔12数量为50,两者装配后整体轴向尺寸为44.6mm,高度为42.3mm,直径为31.5mm。
进一步,所述尾附连接螺母21外圆设置有环形槽42,所述环形槽42底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径向贯穿缝22,所述尾附连接螺母21非螺纹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轴向直开槽28,所述轴向直开槽28与所述径向贯穿缝22互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电缆罩25为模压成型,所述电缆罩25与所述尾附连接螺母21配合处直径大,尾部出线口处直径小且设置有3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轴向直开槽2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种带弯式尾部附件的高密度插头连接器,应用于有特定电缆出线角度的场合,该连接器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接触密度高,占用空间小,插头与弯式尾部附件通过定位环和销钉实现固定与调整电缆出线角度,可以满足任意所需电缆出线角度的使用,弯式尾部附件出线口处可以有效固定电缆,提高了连接器的耐振动冲击能力,保证了电缆在振动冲击条件下的电性能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带弯式尾部附件的高密度插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弯式尾部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插头焊线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带弯式尾部附件的高密度插头连接器的装配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4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宠物密码锁
- 下一篇:一种儿科新生儿用吸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