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icro-LED外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4367.6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8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斌;王建峰;徐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12;H01L33/14;H01L33/3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4 | 代理人: | 孙佳胤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icro led 外延 结构 | ||
1.一种micro-LED外延结构,包括衬底,以及所述衬底表面的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以及p型半导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电子减速层、超晶格有源区、和空穴聚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晶格有源区包括多层交替生长的发光阱层和发光垒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icro-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少于30层彼此交替的InGaN发光阱层和GaN发光垒层,发光阱层的单层厚度区间为2~4nm,发光垒层的单层厚度区间为2~8nm,以形成小电流密度下的电子空穴的隧穿效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电子减速层的厚度大于100nm,空穴聚集层厚度小于3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以及p型半导体层依次为n型GaN层以及p型GaN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micro-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减速层为n型掺杂的AlGaN层或n型掺杂的AlGaN/GaN循环多层复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micro-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减速层采用元素周期表第ⅣA族或第ⅥA族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掺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micro-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减速层为Si掺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micro-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聚集层为P型掺杂的InGaN材料或P型掺杂的InGaN/GaN循环多层复合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micro-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聚集层采用元素周期表第ⅡA族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掺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micro-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聚集层采用Mg掺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43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衬管拉管工装
- 下一篇:一种用于航天飞机具有减震功能的航空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