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旋风全自动大锅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4122.3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治敏;李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日绿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F24C15/00 |
代理公司: | 绵阳市博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5 | 代理人: | 黎仲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旋风 全自动 锅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旋风全自动大锅灶,包括炉体、位于炉体内的炉膛和燃烧装置,所述炉膛包括上膛体和下膛体,下膛体一侧靠近底部处设有进风口,下膛体内正对进风口处设有一旋流引导墙;燃烧装置外设有一隔声罩。还包括一中央控制台,中央控制台包括一能嵌入炉体的机箱,机箱两侧通过抽拉式滑轨与炉体滑动连接,机箱内设有PLC控制器、机箱外壁设有触摸式液晶显示控制面板,PLC控制器还连接有多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能降低设备噪音、保护设备元器件、维护方便、还能通过PLC处理器进行信息化管理,解决厨房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餐饮厨房现代化高效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堂、大型餐饮用的大锅灶,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旋风全自动大锅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锅灶炉膛的结构,一般为圆筒、倒锥炉膛结构,且在炉膛底部中心设置一个或多个燃烧器炉头,在使用过程中,燃气经由鼓风机送入的空气混合燃烧送入炉头或多个炉头,进一步混合燃烧。市面上通用的大锅灶炉膛采用直喷射流进气方式燃烧,其燃烧区温差较大,形成中心温度高,周边温度低的情况,造成炉膛受热不均匀,高温混合燃烧时间短,燃烧不充份,热能功效低,燃烧功耗高等缺陷。同时炉头都设置于炉膛的底部,容易被上部烹饪时掉落的油渣、水渍等堵塞影响燃烧,导致燃烧器损坏。
目前的燃烧装置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结合操作间较为封闭的空间,噪声无法消散,对操作员的影响较大。同时,现在的炉灶还具有炉灶外形老旧,制作工艺差、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安全性差、设备无保温隔热措施等缺陷。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内炉灶普遍存在电器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增多,使用操作及系统协调困难,设备专业维护工作量大,餐饮厨房环境质量要求高等情况,造成厨房工作附加业务量增大,从而影响厨房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主要应用于食堂、大型餐饮用的大型锅灶,能减小噪音、提高热效能好、且智能度高的新型旋风全自动大锅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旋风全自动大锅灶,包括炉体、位于炉体内的炉膛和燃烧装置,所述炉体为空心长方体形,所述燃烧装置包括配风盘,配风盘入口设有风门开关,出口依次连接整流风箱和配风筒,燃烧装置上还设有连接燃气管的进气口,所述炉膛包括上膛体和下膛体;
所述上膛体整体呈上大下小的空心球缺形,上膛体顶部向上延伸形成一圆管部,且圆管部上设有一排烟口,所述下膛体为顶部敞口的马蹄形结构,上膛体底部与下膛体顶部匹配且对接;
所述下膛体一侧靠近底部处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对接燃烧装置,所述下膛体内正对进风口处设有一旋流引导墙;
所述旋流引导墙将下膛体分为正对进风口的聚能燃烧区、和背对进风口的辅助燃烧区,所述聚能燃烧区大于辅助燃烧区;
所述上膛体、圆管部与下膛体一体成型,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燃烧装置外设有一隔声罩。
作为优选:所述隔声罩包括由塑钢架搭建而成的塑钢框架,且塑钢框架外包覆有隔声材料层,所述隔声罩内靠近底部处设有水平支架,所述水平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配风盘的减震固定托架,所述减震固定托架横截面为弧形,内壁与配风盘外壁匹配贴合固定,所述配风筒从隔声罩侧壁穿出后,伸入炉膛下方的进风口中,整流风箱位于隔声罩内且通过固定螺栓与隔声罩固定连接;
所述隔声罩侧壁靠近顶部处设有散热孔,所述隔声罩正对风门开关处,设有一可调百叶窗式进风窗,所述风门开关上设有一调节其开合度的摇柄,所述摇柄一端与风门开关连接,另一端从隔声罩中穿出,所述隔声罩上设有供摇柄穿出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旋流引导墙由内模壁和外模壁扣合而成,整体呈弧形、且一侧高、一侧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日绿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日绿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4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副轴杆卧滚液拉式工装
- 下一篇:一种四倍速机械手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