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用B超探头用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13131.0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0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芝;赵聪;柴勇;王磊;刘德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奥讯通电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02;H01B7/18;H01B3/44;A61B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3 | 代理人: | 王海荣 |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北辰区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头 用电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用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用B超探头用电缆。本实用新型电缆中包含了1根电源线1、9根电源线2和1根同轴线,电源线1、电源线2和同轴线整体成缆后在其外侧绕包聚酯膜包带紧固,然后在其外侧加覆镀锡铜线编织总屏蔽层为电缆提供电磁屏蔽,最外层设置有聚氯乙烯护套。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缆结构进行改进,电源线采用了聚全氟乙丙烯树脂挤包形式,信号线的绝缘层和护套采用了聚四氟乙烯半定向薄膜绕包并烧结的形式,从而解决了绕包形式容易松散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用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用B超探头用电缆,本实用新型电缆主要应用于眼科B超测试仪连接。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医院眼科广泛使用的B超电缆大部分为进口产品,其结构中的绝缘和护套层多为PET带绕包结构。在长期应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该类电缆在反复弯折和移动的过程中,电缆包带容易松散以致电缆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眼用B超探头用电缆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对电缆结构进行了改进,电源线采用了聚全氟乙丙烯树脂挤包形式,信号线的绝缘层和护套采用了聚四氟乙烯半定向薄膜绕包并烧结的形式,从而解决了绕包形式容易松散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本电缆电源线1和2均为挤包结构,韧铜导体与绝缘层紧密结合,成为一个牢固整体,同轴线11的绝缘层和护套层的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后均进行烧结处理,同样使其成为一个牢固整体,且在成缆过程中使同轴线位于成缆中心,这样的结构使电缆在移动或产生位移的过程中周围的10根电源线会成为受力主体,从而克服了电缆因绕包结构不稳定而造成的电缆寿命降低的弊病。
本实用新型眼用B超探头用电缆,其中包含了1根电源线19、9根电源线2 10和1根同轴线11,所述电源线1和电源线2为探头提供电流传输,所述同轴线为探头提供信号传输,所述电源线1、电源线2和同轴线整体成缆后在其外侧绕包聚酯膜包带12紧固,然后在其外侧加覆镀锡铜线编织总屏蔽层13为电缆提供电磁屏蔽,最外层设置有聚氯乙烯护套14。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1由内部的24/0.08韧铜导体1和外层的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1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2由内部的14/0.08韧铜导体2和外层的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2组成。
优选地,上述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1和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2的绝缘厚度均为0.10~0.12mm。
进一步地,所述同轴线11从内到外依次由7/0.08韧铜导体35、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36、镀银铜线编织屏蔽层7和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护套8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同轴线11的整体外径为1.2~1.3mm。
优选地,所述聚氯乙烯护套14的厚度为1.1mm。
优选地,所述电缆整体外径为5.4~5.5mm。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缆结构进行改进,电源线采用了聚全氟乙丙烯树脂挤包形式,信号线的绝缘层和护套采用了聚四氟乙烯半定向薄膜绕包并烧结的形式,从而解决了绕包形式容易松散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下述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缆中包含的电源线1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缆中包含的电源线2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缆中包含的同轴线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缆整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奥讯通电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奥讯通电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3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的农作物无土栽培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有机基质栽培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