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过程中的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2976.8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0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龚云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华苑精密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4 | 分类号: | B23B51/04;B23Q3/08;B23K26/382;B23P2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迈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9 | 代理人: | 徐克寒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加工 过程 中的 打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加工过程中的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架在工作台上方的激光器和机械钻孔器、分别带动激光器和机械钻孔器移动的移位机构I与移位机构II、安装在工作台台面上的滚珠丝杆、与滚珠丝杆末端固定相连的模具固定座,激光器和机械钻孔器的下方分别对应标记工位和钻孔工位,机械钻孔器的钻孔头为复合式的穿孔头,钻孔头包括外筒、套在外筒内的钻杆,钻杆的末端相对外筒向下延伸。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器与机械钻孔器组合式的打孔装置,在对模具工件表面形成凹槽式标记,有利于钻孔头准确、稳定地与模具工件接触并向下钻孔;机械钻孔器采用既可独立分开工作也可组合工作的复合式钻孔头,可一次性准确、高效地完成打大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加工过程中的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打孔是常规操作之一,如对透气孔、连接孔、安装孔等进行打盲孔或通孔,内径小的孔采用常规的钻孔即可完成,但是位于内径大孔的打孔过程主要由两部分运动构成:上下进给运动(完成孔体的深度方向)和平面旋转切削运动(完成孔体的内径方向)。对于孔径偏大的加工孔,为了满足打孔过程中的精确要求,需要打孔前在模具工件表面进行标记以画出划出各加工孔的中心位置,其效率较低,只适于孔位精度要求不高,单件或小批量时采用;此外对旋转切削运动要求高,容易使得加工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模具加工过程中的打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模具加工过程中的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架在工作台上方的激光器和机械钻孔器、分别带动激光器和机械钻孔器移动的移位机构Ⅰ与移位机构Ⅱ、安装在工作台台面上的滚珠丝杆、与滚珠丝杆末端固定相连的模具固定座,激光器和机械钻孔器的下方分别对应标记工位和钻孔工位,机械钻孔器的钻孔头为复合式的穿孔头,钻孔头包括外筒、套在外筒内的钻杆,钻杆的末端相对外筒向下延伸。
进一步地,标记工位和钻孔工位之间通过悬挂的隔板隔开。
进一步地,外筒的外壁设有磨料层。
进一步地,标记工位和钻孔工位的两侧各设置一套夹持机构,每套夹持机构包括两组对称的气缸、每组气缸末端安装的压板。
进一步地,压板的高度、宽度均大于模具固定座的对应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器与机械钻孔器组合式的打孔装置,在对模具工件表面形成十字或小孔式的凹槽式标记,有利于机械钻孔器的钻孔头准确、稳定地与模具工件接触并向下钻孔;机械钻孔器采用既可独立分开工作也可组合工作的复合式钻孔头,可一次性准确、高效地完成打大孔。
(2)本实用新型在工作台上采用两套夹持机构,对置于标记工位、钻孔工位的模具固定座进行夹持,以实现紧固作用,更有利于准确、高效打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钻孔器的钻孔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钻孔头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b)为钻孔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滚珠丝杆,2-模具固定座,3-移位机构Ⅰ,4-机械钻孔器,401-外筒,402-锯齿,403-钻杆,5-工作台,6-夹持机构,601-气缸,602-压板,7-移位机构Ⅱ,8-激光器,9-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华苑精密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华苑精密模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2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冲击的冲孔模具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工程测绘用测绘仪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