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形踏步梯梁的大跨度板式剪刀楼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2875.0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4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肖艳;王洋;姜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22 | 分类号: | E04F11/0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联群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形 踏步 跨度 板式 剪刀 楼梯 结构 | ||
一种隐形踏步梯梁的大跨度板式剪刀楼梯结构,包括两侧的平台梯梁、平台梯柱、隐形踏步梯梁、中间梯梁、中间梯柱、踏步梁梯柱和薄梯段板,平台梯梁、平台梯柱、平台板整浇在一起,形成平台小框架体系混凝土现浇构件;薄梯段板一端与相邻的平台梯梁刚接,另一端与隐形踏步梯梁刚接,将薄梯段板荷载分别传至平台梯梁和隐形踏步梯梁上;平台梯梁和隐形踏步梯梁分别与平台梯柱、踏步梁梯柱及中间梯柱铰接,通过下面的梯柱传至楼层梁,平台梯柱、踏步梁梯柱及中间梯柱为混凝土现浇构件。利用隐形踏步梯梁将大跨度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荷载分散传递,减小了梯段板的跨度,从而解决大跨度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因层高较小、梯板过厚而影响净高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式楼梯结构,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跨度大于7.5m、层高小于5.1m的小层高建筑中板式楼梯结构的大跨度现浇混凝土板式剪刀楼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大跨度商业建筑板式楼梯大都采用厚板结构或在梯段中间加矩形梯梁、加中间梯柱的形式,这些做法对于跨度较小且层高较高时,净高可满足要求,但对于跨度较大且层高较小时,如跨度大于7.5m,层高小于5.1m时,因梯段板厚度较厚、挠度较大或因梯段板中间设的矩形梯梁梁高较高,使楼梯净高不能满足要求,影响建筑功能的使用。例如采用传统矩形梁,梁宽为一个踏步宽,但高度需要达到300~400mm,当层高较小时,梁下净高就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影响建筑功能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重小、挠度小、省料、适应跨度较大且层高较小的大跨度现浇混凝土板式剪刀楼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形踏步梯梁的大跨度板式剪刀楼梯结构,包括梯板部分、水平支撑梁部分、竖向支撑柱部分;所述的梯板部分包括休息平台板、与休息平台板相连的薄梯段板;所述的水平支撑梁部分包括平台梯梁、中间梯梁及隐形踏步梯梁,所述隐形踏步梯梁位于薄梯段板中间位置,隐形踏步梯梁的梁底及梁顶与薄梯段板的底面及顶面均平齐;所述隐形踏步梯梁为1.5个踏步构成的斜底台阶型梯梁,斜底台阶型梯梁的踏步宽B为270~280mm,上踏步高为H,下踏步高为H1;所述的竖向支撑柱部分包括位于平台梯梁两侧的平台梯柱、位于隐形踏步梯梁外端的踏步梁梯柱和位于隐形踏步梯梁内侧的中间梯柱,中间梯柱的宽度大于560mm,包络两侧的隐形踏步梯梁宽;所述平台梯梁、平台梯柱、休息平台板整浇在一起,形成平台小框架体系混凝土现浇构件。
所述的薄梯段板的一侧与平台梯梁连接,另一侧与隐形踏步梯梁连接,通过钢筋骨架绑扎刚性连接在一起,现场支模后用混凝土包裹浇为一体,薄梯段板的厚度t为100mm~110mm,薄梯段板的倾斜角度a为25 ~300。
所述的平台梯梁两端通过钢筋骨架与平台梯柱绑扎铰接在一起,现场支模后用混凝土包裹浇为一体。
所述的隐形踏步梯梁的一侧与踏步梁梯柱连接,另一侧通过钢筋骨架与中间梯柱绑扎铰接,现场支模后用混凝土包裹浇为一体。
所述的中间梯梁通过钢筋骨架分别与平台梯梁和中间梯柱绑扎铰接在一起,现场支模后用混凝土包裹浇为一体。
所述斜底台阶型梯梁的上踏步高H为165~175mm,下踏步高,其中t为薄梯段板厚度,a为薄梯段板倾斜角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台阶形梁方式取代传统的矩形梁,做成与踏步同高的台阶形梯梁,此时梯梁不会突出楼段板外,楼梯净高可满足要求。斜底台阶形隐形踏步梯梁,解决了大跨度、小层高商业建筑板式楼梯自重大、挠度大或传统梁柱影响净高的问题。利用隐形踏步梯梁将大跨度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荷载分散传递,减小了梯段板的计算跨度,从而解决大跨度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梯板过厚而影响净高的情况,利用踏步本身的刚度,解决了在梯段中间加梯梁时因梯梁截面过高而影响净高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2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