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恒温恒湿功能的出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2544.7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9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杰 |
主分类号: | F24H3/02 | 分类号: | F24H3/02;F24H9/20;F24F6/14;F24F3/16;F24F11/89;F24F11/64;F24F11/32;A01M29/34;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恒温 功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恒温恒湿功能的出风装置,包括安装箱体、恒温结构和恒湿结构;安装箱体:其前表面开口处右侧通过合页与箱门的后表面右侧铰接,箱门的前表面左侧边缘处设有把手,把手与安装箱体前表面开口处左侧的锁扣配合安装,安装箱体的下表面四角对称设有支柱,安装箱体的内腔中部设有支撑板;恒温结构:设置于安装箱体的上表面安装口内;恒湿结构:设置于安装箱体的内腔底壁,恒湿结构的上表面设有L型出气管;该具有恒温恒湿功能的出风装置,保证安装箱体及内部结构的稳固,实现了温度的均衡,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实现了恒湿的需求,有效的起到杀菌的作用,操作更加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恒湿的出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恒温恒湿功能的出风装置。
背景技术
恒温恒湿学名恒温恒湿试验箱,净化工程技术有限根据试验要求及标准可分为台式和立式,区别在于所能实现的温度与湿度不同,立式的可以做常温以下的低温和干燥,随着对质量控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恒温恒湿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宽广,台式的只能做常温以上的温度和高湿,实验室空调是温湿度控制的心脏,要求精度高,故障率低,所以必须要求空调能调节制冷量,市面上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变频调节;另一种是冷冻水调节方式,恒温: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人工或自动控制方法保持温度值的恒定不变,所设定的温度值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也使初期设定的温度与任何一时刻的温度相同或者相近似,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在此意义下,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比较湿度、混合比、饱和差以及露点等物理量来表示;若表示在湿蒸汽中水蒸气的重量占蒸汽总重量(体积)的百分比,则称之为蒸汽的湿度,当环境需要恒温恒湿使,一般都使用具有恒温恒湿的机器,但现有的恒温恒湿功能的出风装置不能保证安装箱体及内部结构的稳固,无法实现了温度的均衡,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无法实现了恒湿的需求,没有杀菌的作用,在更换位置时比较困难,人员操作不够方便快捷,箱体内温度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恒温恒湿功能的出风装置,实现了温度的均衡,也实现了恒湿的需求,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恒温恒湿功能的出风装置,包括安装箱体、恒温结构和恒湿结构;
安装箱体:其前表面开口处右侧通过合页与箱门的后表面右侧铰接,箱门的前表面左侧边缘处设有把手,把手与安装箱体前表面开口处左侧的锁扣配合安装,安装箱体的下表面四角对称设有支柱,安装箱体的内腔中部设有支撑板;
恒温结构:设置于安装箱体的上表面安装口内;
恒湿结构:设置于安装箱体的内腔底壁,恒湿结构的上表面设有L型出气管;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安装箱体的左表面上端分别设有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保证安装箱体及内部结构的稳固,实现了温度的均衡,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实现了恒湿的需求,有效的起到杀菌的作用,在更换位置时更加便利,使人员操作方便快捷,避免了箱体内温度过高。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结构包括引风机、输送管道、空气加热器和L型出气管道,所述安装箱体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引风机,安装箱体的内腔上端设有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的进风口通过输送管道与引风机的出风口相连,输送管道贯穿安装箱体的上表面,空气加热器的下表面出风口处设有L型出气管道,L型出气管道的出风口处设有滤网,L型出气管道的外弧面底端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空气加热器和引风机的输入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实现了温度的均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杰,未经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25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机材料线稳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长拉杆形式母线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