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清梳联输棉通道末端免维护的气流平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2471.1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1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强;王利;姚桂霞;李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宏大新型纺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21/00 | 分类号: | D01G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张国防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清梳联输棉 通道 末端 维护 气流 平衡 装置 | ||
一种适用于清梳联输棉通道末端免维护的气流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照棉流方向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气流平衡部件、静压箱、扩散箱,所述静压箱通过调节板与扩散箱连接;所述气流平衡部件是由设置有三组锯齿状结构的箱体组成,三组锯齿的齿顶由左至右逐渐向下延伸,每组锯齿的迎棉流方向为正面、且为光滑平面的直边,每组锯齿的斜边为背面,采用网孔结构进行气流平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清梳联流程中输棉通道末端免清洁维护的气流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清梳联合机是以气流为载体,通过管道完成纤维原料的输送。在相对密闭的梳棉机组输送系统中,沿着输送方向,管道压力从高到底逐渐降低,形成气体流动完成纤维原料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部分气流在前部机台随纤维下落排除,还有部分气流会流动到输送系统末端,使末端梳棉机上部输送管道压力上升,造成纤维原料不能顺利到达末端梳棉机,影响末端梳棉设备连续、稳定生产。在相对密闭的输送系统中排除多余气流,首先需要考虑平衡气流时不能造成输送管道压力剧烈波动;其次在平衡多余气流时(将多余气流排出),不能使输送的纤维原料在气流排出时吸附在气流平衡部件上。
现有技术的气流平衡装置如图1、图2所示,其主要由观察窗1′、输棉通道2′、紧固捏手3′、回风箱调节板4′、回风扩散箱5′、气流分离板6′等部件组成。工作时,纤维原料在输送气流的作用下,沿图1所示箭头方向,从进棉口进入输送通道2′,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是正压输送,输送气流本身具有向四周扩散的趋势,回风扩散箱5′内压力低于出棉口压力,因此当输送气流进入本装置后,一部分气流会自动通过气流分离板6′进入到回风扩散箱5′内,再通过回风箱调节板4′进入滤尘室或者车间,完成部分输送气流的分离,分离气流的多少可以通过回风箱调节板4′进行控制。为了解决分离气流时,纤维原料吸附滞留在气流分离板6′表面,现有技术采用不对称的结构设计。网眼板底部采用栅格结构,上部采用大方孔结构,工作时利用栅格分离气流少,大方孔分离气流多的特性,从而在通道内部产生自下向上的气流压力差,使纤维束有向前、向上的运动趋势,防止气流分离时纤维原料的滞留。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
1、现有技术使用限制因素较多,在物气输送过程中,利用物气的流动速度和气流分离板6′底部与顶部压力差,解决纤维原料在气流分离板6′滞留问题,当产量较高时,或者加工蓬松易产生静电的原料时,很容易在分离部件底部滞留纤维。
2、现有技术采用的是接触式气流平衡结构,在平衡气流时,纤维原料直接与气流分离板6′接触,发明时借鉴了气力输送的相关理论和经验公式,当输送通道内气体的流动速度 V1≥10 V2(分离气流速度)时,物气分离时不会在分离元件的表面产生输送物质的滞留。但在实际生产中,输送通道内气体的流动速度V1和通过气流分离板6′的分离气流速度V2是时刻波动变化的,无法适时进行较为精准调整,所以当输送管道内风压较高或者输送风速较小时,均会出现纤维束滞留现象。
3、现有技术采用的是接触式气流平衡结构,进行气流平衡的是气流分离结合件6′上设置的斜纹不锈钢网,该不锈钢网网孔较小,长期使用后网孔会被微尘堵塞,必须定期进行清洁工作,否则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4、现有技术是安装在两台梳棉机之间的输送管道上,不能安装在清梳联输送管道末端,控制调节不方便。该装置安装位置距离地面高度超过3米,当清梳联的生产工艺及产量改变时,调整回风箱调节板4′控制气流时,需要寻找搬运梯子或高架,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安装在输送系统末端,免清洁维护、调节安装便利、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装置局限性、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适用于清梳联输棉通道末端免维护的气流平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宏大新型纺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郑州宏大新型纺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24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线绕匝体的淬火架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模型自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