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加热制冷棒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1880.X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1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穆伟豪;陈雪辉;刘伟;李昊;黄磊;王可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F25B21/02;A47J36/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苗娟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加热 制冷 | ||
一种便携式加热制冷棒,可解决现有的加热制冷设备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的技术问题。包括加热机构、供能机构、制冷机构,加热机构的一端与供能机构通过螺纹连接,供能机构通过导线和导电片为加热机构供能,加热机构的另一端为启动装置,启动装置与自锁开关连接来启停加热机构控制电路。制冷机构的一端与供能机构通过螺纹连接,供能机构通过导线和导电片为制冷机构供能,制冷机构的另一端为启动装置,启动装置与自锁开关连接来启停制冷机构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既能实现便携加热制冷效果,也可根据需要来加装加热机构和制冷机构,实现更好的加热和制冷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加热制冷棒。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的既能加热也能制冷的设备有很多,但是往往是体积较大,难以随身携带。对于那些便携式的加热或制冷装置,其往往是仅仅具有加热或制冷供能,无法既能实现加热功能也能实现制冷功能。这就会使一些在特定场所比如在野外生存或是对一些瓶装饮料时就需要一种既能制冷也加热的便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加热制冷棒,可解决现有的加热制冷设备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加热制冷棒,包括制热机构和制冷机构,还包括加热机构启动装置、发热电阻丝、加热机构控制电路、导电片、供能机构、制冷装置的控制电路、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冷却系统;
所述加热机构在便携式加热制冷棒的一端,所述加热机构一端为启动装置,所述的启动装置上附有两个杆所述加热机构一端的加热机构启动装置相连,所述的启动所述可按压式启动装置与控制加热机构的电路开关相连,所述的加热机构电路开关包括发热电阻丝和指示灯相连和开关和电池与两个导电片,所述的发热电阻丝同便携式加热制冷棒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加热机构的另一端有螺纹方便与供能机构连接所述冷却机构的与供能机构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供能机构通过导线和导电片为加热机构供能。
所述制冷机构在便携式加热制冷棒的另一端,所述制冷机构一端的端头为启动装置,所述的启动装置上附有两个杆,分别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在冷却机构上附有的槽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同便携式加热制冷棒的外壳直接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冷端的另一端同制冷装置的冷却系统直接接触,所述的制冷机构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系统外壳和冷却液,所述的冷却系统外壳有螺旋状的冷凝管用于冷凝冷却液蒸汽,使冷却液回流冷却系统继续散热制冷装置,所述冷却机构分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制冷机构控制电路,所述制冷机构的控制电路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指示灯、电容、电池、导线,所述冷却机构的与供能机构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供能机构通过导线和导电片为冷却机构供能。
所述供能机构位于便携式加热制冷棒的中部,所述便携式加热制冷棒的中部为一个圆柱壳,所述圆柱壳的两端有内螺纹,所述供能机构通过导线和导电片与制冷机构的电路和加热机构的电路相连,所述的便携式加热制冷棒的供能机构同制冷机构和制热机构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发热电阻丝的两端都安装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为用胶粘在便携式加热制冷棒加热机构内壁的。
进一步的,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热硅胶粘接在便携式制冷制热棒的内壁。
进一步的,冷却装置的冷却系统的外壳为铜制成,冷却液为水溶液。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加热制冷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多个自锁开关机构来控制制冷机构和制热机构的启停,防止因误触而导致制冷机构和加热机构启动,既保证了工作的稳定性,也增加了工作寿命。
2.便携式加热制冷棒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供能机构中的电源与制冷机构和加热机构通过螺纹连接,这样既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来选定更换双制冷机构或双制热机构或供能机构,增加加热和制冷的效果,也增加了便携式加热制冷棒的可维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18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