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被动防护网用消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0963.7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8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平县天迈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7/00;E01F7/0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6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动 防护 网用消能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防护网用消能器,其在两根钢索的结合处重叠设置,在每根钢索上套装有一个吸能管,再通过双腔通孔固定件同时将两根钢索固定,再通过束紧扣将钢索端部锁紧,以此实现两根钢索和吸能管结合,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受到外部力量冲击时,两根钢索反向施力,因钢索通过束紧扣固定在吸能管,两钢索反向牵拉时分别施力于吸能管上,通过吸能管的变形实现能量的吸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简单,其通过以上简单的构造实现物理吸能,并且在使用后可通过破坏束紧扣的方式将吸能管取出并且更换,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网消能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被动防护网用消能器。
背景技术
防护网是用于防止边坡落石、滑坡等灾害破坏被保护对象。其中消能装置是目前防护网系统的主要消能件,其作用是在防护网系统受到冲击时,通过拉绳系统将冲击动能传递给消能装置,消能装置通过变形或摩擦等方式将冲击动能转化成摩擦内能或形变势能,从而达到吸收冲击动能的作用。
目前,防护网所普遍采用的消能装置结构复杂,其制作成本高,在实现消能后无法更换,修复防护网系统时比较困难,造成客户使用成本上的提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被动防护网用消能器,其结构设计新颖,可通过简单的机械设计实现减压消能,并且容易维护以及更换。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被动防护网用消能器,其包括上下两根牵拉钢索,所述的两根牵拉钢索在结合处重叠设置,每根钢索在结合端分别穿插有一个吸能管,两根吸能管平行设置,在吸能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双腔通孔固定件,所述的两根钢索分别穿过吸能管以及双腔通孔固定件后,其端部通过束紧扣锁死在双腔通孔固定件的外部。
所述的吸能管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制作。
所述的吸能管的长度为50~150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其在两根钢索的结合处重叠设置,在每根钢索上套装有一个吸能管,再通过双腔通孔固定件同时将两根钢索固定,再通过束紧扣将钢索端部锁紧,以此实现两根钢索和吸能管结合,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受到外部力量冲击时,两根钢索反向施力,因钢索通过束紧扣固定在吸能管,两钢索反向牵拉时分别施力于吸能管上,通过吸能管的变形实现能量的吸收。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简单,其通过以上简单的构造实现物理吸能,并且在使用后可通过破坏束紧扣的方式将吸能管取出并且更换,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是一种理想的被动防护网用消能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1、吸能管,2、双腔通孔固定件,3、束紧扣,4、上端钢索,5、下端钢索,6、固定立柱,7、防护网,8、护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所示,如图1所示,一种被动防护网用消能器,其包括上下两根牵拉钢索,位于上方的为上端钢索4,位于下端的为下端钢索5,上端钢索4以及下端钢索5在结合处重叠设置,每根钢索在结合端分别穿插有一个吸能管1,所述的吸能管1采用铝合金钢材质制作,最佳长度为1米,通过工作状态下的变形实现整体的吸震。两根吸能管1平行设置,在吸能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双腔通孔固定件2,所述的上端钢索4以及下端钢索5分别穿过吸能管1以及双腔通孔固定件2后,其端部通过束紧扣3锁死在双腔通孔固定件2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平县天迈丝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平县天迈丝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0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复合无纺布
- 下一篇:一种热缩套管连接组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