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及腹泻患者的肛周造口袋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0169.2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5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珊;张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李保林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大便 失禁 腹泻 患者 肛周造 口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及腹泻患者的肛周造口袋,包括包括底盘和造口袋,所述底盘的前侧壁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条,所述底盘的中间设置有肛周契合口,所述底盘的后侧壁设置所述造口袋,所述造口袋的前侧壁设置有吸湿垫,所述造口袋的底部中间设置有折叠管,所述折叠管的底部设置有引流口,本装置通过设置有连接条,是的底盘能够更加贴合使用的肛周部位,不会因活动造成底盘松脱,通过设置有吸湿垫,能够吸附汗液,避免造口袋长时间贴在皮肤上,产生汗液滋生细菌对患者造成不适,通过设置有硅胶封边和折叠管,能够有效防止造口袋摩擦使用者的皮肤,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及腹泻患者的肛周造口袋。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造口袋主要应用于造口术后的患者,造口袋构造及类型多样,腹泻及大便失禁患者可根据大便性状选取合适的造口袋产品使用,腹泻严重或大便量较多的患者选取可冲洗式造门袋产品,减少了肛周护埋以及更换造口袋的次数,大大减少了肛周皮肤破损的发生率,常见造口袋产品固定部分为水胶体敷料,形状为正圆型,与造口术后部位可紧密吻介,但臀部结构为川形,护理操作中常常 需要展开臀部或者伸 展腿部,易造成造口袋粘合不稳,易松脱,且患者活动时造口袋容易与患者皮肤摩擦,对皮肤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现有应用于大便失禁及腹泻患者的肛周造口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及腹泻患者的肛周造口袋,本装置通过设置有连接条,使得 底盘能够更加贴合使用的肛周部位,不会因活动造成底盘松脱,通过设置有吸湿垫,能够吸附汗液,避免造口袋长时间贴在皮肤上,产生汗液滋生细菌对患者造成不适,通过设置有硅胶封边和折叠管,能够有效防止造口袋摩擦使用者的皮肤,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及腹泻患者的肛周造口袋,其包括:包括底盘和造口袋,所述底盘的前侧壁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条,所述底盘的中间设置有肛周契合口,所述底盘的后侧壁设置所述造口袋,所述造口袋的前侧壁设置有吸湿垫,所述造口袋的底部中间设置有折叠管,所述折叠管的底部设置有引流口,所述造口袋的周围设置有硅胶封边,所述造口袋的后侧壁中间设置有冲洗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及腹泻患者的肛周造口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条由内部为中空的两层橡胶皮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及腹泻患者的肛周造口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肛周契合口上设置有用于裁剪的指示圆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及腹泻患者的肛周造口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湿垫为竹炭纤维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及腹泻患者的肛周造口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造口袋的内腔底部预留有收纳折叠管的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设置有连接条,使得 底盘能够更加贴合使用的肛周部位,不会因活动造成底盘松脱,通过设置有吸湿垫,能够吸附汗液,避免造口袋长时间贴在皮肤上,产生汗液滋生细菌对患者造成不适,通过设置有硅胶封边和折叠管,能够有效防止造口袋摩擦使用者的皮肤,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未经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0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