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加热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8439.6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1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霆仑;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朗纳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4 | 分类号: | F24H3/04;F24H9/18;F24H9/06;F24D13/02;F24D1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加热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加热模块,其包括支撑架和电热膜;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杆以及分别与连接杆两端端部相连的两个连接座;所述电热膜呈渐开螺旋状的缠绕在支撑架连接杆,且电热膜的两端面之间具有呈渐开螺旋状的加热通道;所述电热膜的两侧边分别与支撑架的两个连接座相连,连接座上形成有与加热通道相通的流通通道。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加热模块的加热效率高,能快速加热空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模块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螺旋加热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加热产品(如取暖器),其使用的加热模块一般通过电热丝来进行加热,电热丝通电后会加热空气,使之产生热量。但是这种采用电热丝的加热模块存在着一些问题:
1、加热模块的电热丝的发热效率低,要想快速对空气进行加热,需要增加电热丝的体积以及提高输入功率;而增加电热丝的体积则会提高产品重量,而提高输入功率会增加辐射量,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2、加热模块的电热丝的缠绕方式过于复杂,不利于空气流通,这导致加热模块的加热面积小,对空气的加热效率低,不能快速提高空气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加热模块,其加热效率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螺旋加热模块,其包括支撑架和电热膜;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杆以及分别与连接杆两端端部相连的两个连接座;所述电热膜呈渐开螺旋状的缠绕在支撑架连接杆,且电热膜的两端面之间具有呈渐开螺旋状的加热通道;所述电热膜的两侧边分别与支撑架的两个连接座相连,连接座上形成有与加热通道相通的流通通道。
所述电热膜为复合碳材料电热膜。
所述电热膜发出的波段为4~18μm。
所述连接座包括至少三根与连接杆端部相连的支杆,连接座的各支杆关于连接杆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且相邻支杆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所述电热膜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连接座的各支杆相连。
所述连接座的支杆为三根,且连接座的三根支杆相邻之间的夹角为120°。
所述连接座的各支杆上设有多个供电热膜侧边卡置的卡夹部,所述电热膜的两侧边分别卡置于两个连接座的各支杆卡夹部中。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膜呈渐开螺旋状的缠绕在支撑架连接杆,且电热膜的两端面之间具有呈渐开螺旋状的加热通道20,这样能使得电热膜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即使得电热膜的加热面积大,因此电热膜对空气的加热效率高,能更快的加热空气,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加热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膜采用复合碳材料电热膜,复合碳材料电热膜相比较现有的电热丝,升温更快,耗能能少,能更快地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效率高,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加热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膜发出的波段为4~18μm,该波段与人体产生的6~15μm波段接近,不会对人体产生负作用,而会对人体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支撑架1,连接杆11,连接座12,流通通道120,支杆121,卡夹部122,
电热膜2,加热通道2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朗纳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朗纳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84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