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业树木枯枝剪断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8274.2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3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徐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皓龙 |
主分类号: | B02C21/02 | 分类号: | B02C21/02;B02C4/08;B02C4/28;B02C18/14;B02C18/16;B02C18/18;B02C23/16;A01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曹玉清 |
地址: | 338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业 树木 枯枝 剪断 收集 装置 | ||
一种林业树木枯枝剪断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下表面四角固定安装有行走装置,底座上表面安装有箱体,箱体顶面设置有进料口箱体内壁上方设置有压碎锟,压碎锟下方且位于箱体内壁设置有支撑板,箱体右侧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伸出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支撑板右侧,支撑板下方设置有破碎装置,破碎装置下方设置有收集盒,收集盒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收集盒右侧铰接有挡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林业树木枯枝剪断收集装置,解决现有的目前都是对树枝集中后然后再运输,由于缺乏收集装置,这样不仅会占用很大的面积,而且运输时还容易造成树枝掉落,使得树枝清理不干净,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业树木枯枝剪断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为了使林区的树木枝叶繁茂,林业工作人员需要经常对林区内的树木进行枝叶修剪,修剪后的树枝掉落在地上需要对其进行收集,然后运输走,目前都是对树枝集中后然后再运输,由于缺乏收集装置,这样不仅会占用很大的面积,而且运输时还容易造成树枝掉落,使得树枝清理不干净,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林业树木枯枝剪断收集装置,解决现有的目前都是对树枝集中后然后再运输,由于缺乏收集装置,这样不仅会占用很大的面积,而且运输时还容易造成树枝掉落,使得树枝清理不干净,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一种林业树木枯枝剪断收集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林业树木枯枝剪断收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表面四角固定安装有行走装置,所述底座上表面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顶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内壁上方设置有压碎锟,所述压碎锟下方且位于箱体内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箱体右侧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伸出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支撑板右侧,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下方设置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收集盒右侧铰接有挡门。
优选的,所述行走装置设置为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压碎锟设置为两个,所述压碎锟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压碎齿,所述两个压碎锟上的压碎齿相互之间啮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箱体左侧,所述支撑板上方倾斜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倾斜角度对应破碎装置上方破碎箱体的开口处。
优选的,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破碎箱体,所述破碎箱体内壁设置有破碎结构,所述破碎结构通过第一转动杆贯穿于破碎箱体内壁,所述第一转动杆左侧贯穿于箱体且顶端设置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杆两侧且位于破碎箱体内壁对应设置有第一破碎刀片,所述第一破碎刀片之间连接有第二破碎刀片,所述第二破碎刀片下方设置有软毛刷,所述软毛刷长度可至破碎箱体底部,所述破碎箱体底部设置为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轮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第二转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轮下端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内壁且设置有第三破碎刀片。
有益效果
通过支撑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箱体左侧,通过箱体内壁顶部且位于压碎锟的右侧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伸出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支撑板右侧,液压伸缩杆的伸缩可使支撑板向下转动,通过支撑板上方倾斜设置有导料板,可在支撑板向下转动时,可将支撑板上的枯枝传送至导料板上,通过导料板倾斜角度对应破碎装置上方破碎箱体的开口处,可将枯枝传送至破碎箱体内,减少了枯枝的随意散落。
通过第一转动杆两侧且位于破碎箱体内壁对应设置有第一破碎刀片,第一破碎刀片之间连接有第二破碎刀片,可增加对枯枝的切碎速度,提高破碎箱体内部的破碎效率,通过第二破碎刀片下方设置有软毛刷,软毛刷长度可至破碎箱体底部,可在旋转时对破碎箱体底部进行刷洗,加快了枯枝过滤的速度,同时可将不能过滤的枯枝挑起进一步的进行切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皓龙,未经徐皓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82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氢站加氢枪防拖拉装置
- 下一篇:共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