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抗冲击耐高温耐火塑料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6978.6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8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马言国;王义军;刘洪生;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谷新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95;H01B7/17;H01B7/18;H01B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8 | 代理人: | 晏达峰 |
地址: | 2523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冲击 耐高温 耐火 塑料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抗冲击耐高温耐火塑料电缆,包括多个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导体和保护层,保护层包括耐火绝缘层、耐高温耐火阻燃层和塑料绝缘层,缆芯的外部设置有耐高温耐火阻燃包带、阻燃隔离层、抗冲击层和护套,多个缆芯包括中心缆芯和偏置缆芯组,两个中心缆芯之间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内设置有管状塑料体,固定套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条形槽,中心缆芯和固定套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填充层,第一填充层的外部设置有铝箔层,偏置缆芯组分布在铝箔层外侧,偏置缆芯组内部设置有第二填充层。本装置不仅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耐火性能,还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强度,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抗冲击耐高温耐火塑料电缆。
背景技术
耐火电缆一般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耐火性能要求,但都是使用在常温场合,不能使用在高温或低温场合,也不能正确反映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没有体现沙石、水流的冲击对耐火电缆的影响,而现实的火灾不但有坠物,还有消防的水流的冲击,一般的耐火电缆根本不能满足工业需要。因此,出现了各种在原有电缆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进后的具有一定耐火力的电缆。
现有的电缆专利技术CN200820063980.X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抗冲击耐高温氟塑料耐火氟塑料电缆。包括缆芯和外护套,所述缆芯与外护套之间由内到外依次设置耐火耐高温耐火阻燃包带、阻燃隔离层和抗冲击加强层;所述缆芯由位于耐火耐高温耐火阻燃包带内的填充物和带保护层的导体构成,所述导体的保护层由内到外依次分别为耐火绝缘层、耐高温耐火阻燃层、氟塑料绝缘层。本实用新型具有优良的耐火性能、耐高低温性能、高绝缘性和工作范围广等优点,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冲击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于批量生产、推广利用。不过,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缆芯部分和填充物部分的抗压能力较弱,发生扭曲变形的概率较大,容易影响到电缆的电物理性能,而且使用寿命也受到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塑料电缆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稳定、抗压能力较强、有利于保证电缆的电物理性能以及使用寿命较长的一种新型的抗冲击耐高温耐火塑料电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抗冲击耐高温耐火塑料电缆,包括多个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导体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耐火绝缘层、耐高温耐火阻燃层和塑料绝缘层,所述缆芯的外部设置有耐高温耐火阻燃包带、阻燃隔离层、抗冲击层和护套,所述多个缆芯包括两个径向对称的中心缆芯和两个对称分布的偏置缆芯组,两个中心缆芯之间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包括与中心缆芯侧面配合的X形体和连接X形体端部的两个端头的拱形体,所述X形体和拱形体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紧密均匀分布的管状塑料体,所述拱形体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条形槽,所述中心缆芯和固定套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的外部设置有铝箔层,所述铝箔层的截面为椭圆形,所述偏置缆芯组至少包括五个沿铝箔层外圆面分布的偏置缆芯,所述五个偏置缆芯的直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大,所述偏置缆芯组内部设置有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均由耐高温耐火阻燃的玻纤材料构成,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外部为耐高温耐火阻燃包带。
作为优选,所述耐火绝缘层为重叠绕包在导体外的双层耐火云母带。
作为优选,所述耐高温耐火阻燃层为玻纤保护层。
作为优选,所述相邻管状塑料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填充层,所述第三填充层由石墨烯改性锦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抗冲击耐高温耐火塑料电缆,不仅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耐火性能,同时还采用了中心缆芯与偏置缆芯的结构,再加上固定套的保护作用,有效提高了电缆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谷新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未经阳谷新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69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耳机的防风降噪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物联网无线数据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