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卸油斗和负压式卸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6950.2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0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垒;姚文浩;梅龙阳;周宁;刁海胜;颜廷涧;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B65D90/00;B60P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卸油斗 负压式卸油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闭卸油斗和负压式卸油系统,密闭卸油斗是具有至少一个平面和至少一个斜面的密封箱式结构,其中一个平面作为箱底,其中一个斜面是盖板,盖板的四周板壁与相邻的箱体之间可拆卸地密封相接,盖板的中心密封插接一根卸油软管,卸油软管的一端管口伸入箱体内,另外一端管口用于与油罐车连接。盖板避免了敞口卸油斗存在的油气挥发造成的爆炸风险和人员中毒风险的问题,确保卸油过程安全性,符合环保要求;在卸油斗内设置了两道过滤网,分别是靠近盖板的一级过滤网和靠近箱底的二级过滤网,对进入卸油斗的石油进行两级过滤,减少石油在进入下游设备前的清洁度,避免杂质和颗粒对石油造成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闭卸油斗和负压式卸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部分井组未能实现密闭输油,需要使用原油拉运罐车进行拉运,卸至卸油台,由此进入原油处理及集输系统,现有卸油台的卸油斗敞口,未能实现卸油过程密闭,卸油时油气容易挥发,存在爆炸及人员中毒的安全隐患,卸油过程液体容易溅于外部造成环境污染,卸油台操作人员长期接触油气,对身体造成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闭卸油斗和负压式卸油系统,其目的是克服现有卸油斗敞口引起的油气挥发爆炸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闭卸油斗,它是具有至少一个平面和至少一个斜面的密封箱式结构,其中一个平面作为箱底,其中一个斜面是盖板,盖板的四周板壁与相邻的箱体之间可拆卸地密封相接,盖板的中心密封插接一根卸油软管,卸油软管的一端管口伸入箱体内,另外一端管口用于与油罐车连接。
进一步地,卸油软管上串接有快开阀,快开阀靠近盖板的上表面,卸油软管的用于与油罐车连接的管口安装有快速接头。
优选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两级过滤,分别是靠近盖板的一级过滤网和靠近箱底的二级过滤网;
其中,一级过滤网平行于盖板,且一级过滤网的四周固接于箱体的内壁;二级过滤网平行于箱底,且二级过滤网的四周固接于箱体的内壁。
进一步地,箱体呈类长方体形,类长方体是指长方体的上短边被削减成斜坡后的结构,斜坡所在平面被盖板密封封盖,且两者的形状相同均为长方形,其中的二级过滤网位于盖板的底边和箱底之间。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负压式卸油系统,至少包括密闭卸油斗。
进一步地,负压式卸油系统包括油罐车,油罐车的卸油口通过快速接头接通于卸油软管,卸油软管所在卸油斗的出口通过管道接通于过滤器的入口,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管道接通于自吸泵的入口,自吸泵的出口通过管道接入下游设备。
优选地,快开阀安装于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对现有的卸油斗进行改造,用盖板封盖卸油斗的敞口,使卸油斗形成密闭的腔体,避免了敞口卸油斗存在的油气挥发造成的爆炸风险和人员中毒风险的问题,确保卸油过程安全性,符合环保要求。
(2)本实用新型在卸油斗内设置了两道过滤网,分别是靠近盖板的一级过滤网和靠近箱底的二级过滤网,对进入卸油斗的石油进行两级过滤,减少石油在进入下游设备前的清洁度,避免杂质和颗粒对石油造成的污染。
(3)在盖板和油罐车之间通过快速接头连接,实现密闭卸油,避免油液长期外溅造成的危害工作人员的问题。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密闭卸油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密闭卸油斗的剖视图。
图3是负压式卸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69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