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副把安装结构以及自行车车把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6883.4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3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泉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26 | 分类号: | B62K21/26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刘红春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结构 以及 自行车 车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把安装结构以及自行车车把杆,包括副把本体、与副把本体端部固接的安装套以及与安装套相连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定位管、固定块以及调节部,安装套与定位管一端固接,定位管另一端设有第一定位斜面,固定块与调节部相连接,固定块设有第二定位斜面,当第一定位斜面和第二定位斜面相贴合时,定位管与固定块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易于制造,取代了传统的外接锁紧套的形式,使得副把的安装操作快速便捷,此外,副把通过连接机构与车把杆紧密连接,确保副把与车把杆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有效提高副把安装的稳固性以及使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把安装结构以及自行车车把杆。
背景技术
在当今国家与社会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自行车凭借其具有环保、方便、价格适中的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城市人口及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加,相较于汽车而言,人们更喜欢在较近的范围内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自行车小巧,可穿越在狭窄的道路上,免受交通拥堵的困扰。作为自行车把手的一种改进,在自行车车把杆的两端增加了副把,骑行人可以手握自行车副把,使手臂更加放松,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减轻疲劳。现有的自行车副把大多通过外部固定的方式套装于车把杆两端,安装和拆卸过程操作繁琐,消耗大量不必要的加工时间,且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连接松动的现象,安装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造成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麻烦与不便,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便捷可靠的副把安装结构以及自行车车把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副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把本体、与副把本体端部固接的安装套以及与安装套相连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定位管、固定块以及调节部,所述安装套与定位管一端固接,所述定位管另一端设有第一定位斜面,所述固定块与调节部相连接,固定块设有第二定位斜面,当所述第一定位斜面和第二定位斜面相贴合时,所述定位管与固定块错位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固定块和定位管的垂直截面为面积相等的圆形,当第一定位斜面和第二定位斜面相贴合时,所述固定块与定位管非同轴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调节部包括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端部贯穿安装套和定位管并与固定块螺纹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定位螺栓包括螺栓头部和调节螺柱,所述安装套远离定位管一侧开有定位槽,所述螺栓头部转动连接于定位槽内,所述调节螺柱端部与固定块螺纹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固定块外表面设有阻尼纹。
本专利还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车把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杆以及设于车把杆两侧的副把本体,所述车把杆为管状结构,所述定位管插接于车把杆两端内,所述安装套与车把杆端部抵接,所述固定块受调节部的作用于车把杆内壁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易于制造,取代了传统的外接锁紧套的形式,使得副把的安装操作快速便捷,此外,副把通过连接机构与车把杆紧密连接,确保副把与车把杆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有效提高副把安装的稳固性以及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副把本体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副把本体与车把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副把本体;2、螺栓头部;3、定位槽;4、安装套;5、固定块;6、阻尼纹;7、调节螺柱;8、定位管;9、车把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泉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泉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6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堆高仓储用布架
- 下一篇:一种软管穿插埋地管道防腐补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