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口疝腹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5768.5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0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余力锐;黄麟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24 | 分类号: | A61F5/24;A61F5/445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6501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口疝腹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造口疝腹带装置,包括腹带主板,腹带主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互相远离一端靠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防水带,两个所述弹性防水带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布带,两个所述弹力布带互相靠近的一端均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力布带互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两个所述魔术贴相适配,通过设置的弹性防水带,能够防止外界的水进入到患者的疝口内从而加重患者的病症或引起其他病症,增强了护理效果,同时减小了患者病症加重的可能,通过设置的弹力布带,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减小了装置与患者的腹部发生脱落的可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造口疝腹带装置。
背景技术
造口疝,又称为造口旁疝,它是造口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在造口疝早期或症状较为轻微时,使用造口疝腹带能够阻止其继续发展。现有的造口疝腹带在更换造口袋时,患者的疝口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可能性较大,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感染,引发更严重的病症,并且造口疝腹带的规格较为统一,病人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脱落,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造口疝腹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口疝腹带装置,具备减小患者的疝口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可能,减小造口疝腹带在使用时发生脱落的可能等优点,解决了疝口会与空气直接接触引发更严重的病症,并且造口疝腹带在使用时易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造口疝腹带装置,包括腹带主板,腹带主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互相远离一端靠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防水带,两个所述弹性防水带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布带,两个所述弹力布带互相靠近的一端均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力布带互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两个所述魔术贴相适配,两个所述弹性防水带互相远离的一端均与魔术贴固定连接,所述腹带主板正面的中央开设有造口孔,通过设置的弹性防水带,能够防止外界的水进入到患者的疝口内从而加重患者的病症或引起其他病症,增强了护理效果,同时减小了患者病症加重的可能,通过设置的弹力布带,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减小了装置与患者的腹部发生脱落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造口疝腹带装置,其中造口孔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滑杆,两个所述固定滑杆的背面均与腹带主板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滑杆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顶端均贯穿固定滑杆,两个所述滑槽的底端均不贯穿固定滑杆,通过设置的滑槽的顶端贯穿固定滑杆而底端不贯穿固定滑杆,使得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时避免挡板从固定滑杆的底端滑落出去失去遮挡造口孔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造口疝腹带装置,其中两个固定滑杆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左右两侧的中央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四个所述滑块均位于滑槽内且与滑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挡板,能够对造口孔进行遮挡,减小了患者的疝口与空气发生直接接触的可能,从而减小了患者病症加重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造口疝腹带装置,其中挡板正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的顶端与挡板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通过设置的拉板,便于将挡板从两个固定滑杆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造口疝腹带装置,其中腹带主板内壁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分为左右两组且每组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轴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卷筒,两个所述卷筒的外部均缠绕有软质接触网,通过设置的卷筒,能够对软质接触网进行收纳,避免出现弹力布带在拉伸时软质接触网长度不够的可能,从而使得装置能够适应更多体型不同的患者。
本实用新型的造口疝腹带装置,其中两个连接块互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动通孔,两个所述滑动通孔均与软质接触网相对应,两个所述软质接触网均与滑动通孔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软质接触网的正面均与弹力布带的背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软质接触网互相远离的一端均与魔术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软质接触网,能够将弹力布带与患者的身体进行分离,提高了患者在使用装置时的舒适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57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胰管空肠吻合撑开定位器
- 下一篇:一种发电厂脱硫系统的防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