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返煤地道无风管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5616.5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9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冯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道 风管 通风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返煤地道无风管通风系统,属于煤矿通风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返煤地道无风管通风系统;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返煤地道无风管通风系统,包括返煤地道,返煤地道一端设置自然进风口,另一端设置屋顶通风机,自然进风口与屋顶通风机均设置在地面上,自然进风口与通风机与返煤地道相连通,自然进风口、返煤地道、屋顶通风机形成U型结构,屋顶通风机与返煤地道之间通过预埋风管相连;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煤矿通风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返煤地道无风管通风系统,属于煤矿通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返煤地道是一种储煤厂、发电厂常设的地下输煤建筑,因为其位于地下,所以采用自然通风效果很差,为了改善巡检工人的工作环境,同时为了排除地道内的潮湿空气和部分粉尘,需要对返煤地道空气进行置换处理,目前返煤地道通风的常规做法是在地道检修通道顶部设置钢制通风管道,通风管道设置在地道中,会占用地道空间,所以需要增加地道净高2.5米,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土建工程量,并且这种通风系统为克服通风管道所产生的阻力,需要配置大功率、高转速防爆通风机,而这种大功率、高转速防爆通风机运行时会消耗大量的电能,产生特别大的噪音,噪声污染严重,安装难度大,安装及运行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返煤地道无风管通风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返煤地道无风管通风系统,包括返煤地道,返煤地道一端设置自然进风口,另一端设置屋顶通风机,自然进风口与屋顶通风机均设置在地面上,自然进风口与屋顶通风机与返煤地道相连通,自然进风口、返煤地道、屋顶通风机形成U型结构,屋顶通风机与返煤地道之间通过预埋风管相连。
所述的自然进风口处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防雨进风百叶、粗效过滤器、防火风口。
所述的预埋风管与返煤地道相连通处设置有防坠网。
所述的预埋风管上设置有常开防火阀。
所述的返煤地道内不设置通风管道。
所述的屋顶通风机为防爆风机。
所述屋顶通风机周围设置有防护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返煤地道两端开口处分别设置自然进风口和通风机,不在返煤地道中安装风管,不需要增加返煤地道的高度,不增加土建工程量,可以大大缩短通风系统安装施工周期,节约成本及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为返煤地道、2为自然进风口、3为屋顶通风机、4为预埋风管、5为防坠网、6为常开防火阀,7为防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返煤地道无风管通风系统,包括返煤地道1,返煤地道1一端设置自然进风口2,另一端设置屋顶通风机3,自然进风口2与屋顶通风机3均设置在地面上,自然进风口2与通风机3与返煤地道1相连通,自然进风口2、返煤地道1、屋顶通风机3形成U型结构,屋顶通风机3与返煤地道1之间通过预埋风管4相连,自然进风口2处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防雨进风百叶、粗效过滤器、防火风口,预埋风管4与返煤地道1相连通处设置有防坠网5,预埋风管4上设置有常开防火阀6,返煤地道1内不设置通风管道,屋顶通风机3为防爆风机,屋顶通风机3周围安装有用于防止破坏的防护栏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5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门导管内径通止规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棉花糖机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