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中桩基础冲击钻施工用正循环泥浆清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3817.1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6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坤;李韧;潘俭;孙宇燕;盛健;黄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交通国际经济工程合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13/08 |
代理公司: | 长沙鑫泽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7 | 代理人: | 刁飞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中 桩基础 冲击钻 施工 循环 泥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中桩基础冲击钻施工用正循环泥浆清孔系统,属于水中桩基础冲击钻施工技术领域,该正循环泥浆清孔系统包括施工平台和埋设在桩孔内的钢护筒,还包括泥浆桶、泥浆管和泥浆泵;所述钢护筒和所述泥浆桶之间设置有泥浆槽,所述钢护筒内装有泥浆,所述钢护筒内的泥浆通过所述泥浆槽流入至所述泥浆桶;所述泥浆桶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泥浆泵用于将穿过所述滤网的泥浆抽回所述钢护筒;所述泥浆管一端连接在所述泥浆泵出口,另一端插设在所述桩孔内部下方,可将泥浆中悬浮的钻渣颗粒带出桩孔,达到清除钻渣,降低泥浆的相对密度、含砂率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中桩基础冲击钻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中桩基础冲击钻施工用正循环泥浆清孔系统。
背景技术
冲击钻钻孔适用各种地质条件,工艺简单,施工成本低,对柱径1.2-2.5m的柱基钻孔很有优势,然而其配套工艺-正循环清孔工艺在当今普遍施工环境(普通浆)下存在不足,清孔后泥浆指标几乎达不到规范要求,不能保证清孔彻底,泥浆含秒(钻渣小颗粒)率大,沉淀快,影响钻孔桩竖直承载力,同时浇筑桩基混凝土后桩基上端钢筋笼外围基本上都是浓泥浆,混凝土并没有填充钢筋笼与孔壁间隙,导致桩基耐久性和摩擦力受到较大损失。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中桩基础冲击钻施工用正循环泥浆清孔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中桩基础冲击钻施工用正循环泥浆清孔系统,可将泥浆中悬浮的钻渣颗粒带出桩孔,达到清除钻渣,降低泥浆的相对密度、含砂率目的,防止桩底存留沉淀物过厚而降低桩的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中桩基础冲击钻施工用正循环泥浆清孔系统,包括施工平台和埋设在桩孔内的钢护筒,还包括泥浆桶、泥浆管和泥浆泵;
所述钢护筒和所述泥浆桶之间设置有泥浆槽,所述钢护筒内装有泥浆,所述钢护筒内的泥浆通过所述泥浆槽流入至所述泥浆桶;
所述泥浆桶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泥浆泵用于将穿过所述滤网的泥浆抽回所述钢护筒;
所述泥浆管一端连接在所述泥浆泵出口,另一端插设在所述桩孔内部下方。
采用上述结构,泥浆泵将泥浆桶内泥浆抽取,通过泥浆管压注至孔底,排挤(置换)原桩孔内泥浆,使其沿泥浆槽流入到泥浆桶,形成正循环。便于将泥浆中悬浮的钻渣颗粒带出桩孔,达到清除钻渣,降低泥浆的相对密度、含砂率目的,防止桩底存留沉淀物过厚而降低桩的承载力。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泥浆桶内壁上安装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滤网振动。
采用上述结构,加快泥浆通过,减小滤网堵塞。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泥浆槽为倾斜设置且高度较高一侧连接在所述钢护筒上部一侧,高度较低一侧连接在所述泥浆桶上部一侧。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加快泥浆流通速度。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泥浆槽高度较低一侧延伸至所述泥浆桶内部,所述泥浆槽位于所述滤网上方。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泥浆沿泥浆槽掉落到滤网上。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泥浆槽与所述钢护筒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钢护筒孔口下0.25-0.35m。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滤网为倾斜设置且高度较高一侧位于所述泥浆桶侧壁上,高度较低一侧穿过所述泥浆桶侧壁。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施工平台上固定有吊绳,所述吊绳包括第一吊绳和第二吊绳,所述第一吊绳用于将所述泥浆泵悬挂在所述施工平台上,所述第二吊绳用于将所述泥浆桶悬挂在所述施工平台上。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泥浆桶底部设置有排渣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交通国际经济工程合作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交通国际经济工程合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3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显示屏表面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高压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