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磷化工废水末端高效处理氨氮和COD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2874.8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7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美;安仁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创伟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贵阳市都匀路8***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化 废水 末端 高效 处理 cod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磷化工废水末端高效处理氨氮和COD的装置,在原液混合桶上设有原液入管,原液混合桶沿着流体流向依次与药液混合泵及反应搭相连,在反应搭上设有排管和废气收集罩,废气收集罩通过循环管道连接至原液混合桶,在所述的药液混合泵上设有臭氧进口和药液入口,药液入口与加药桶相连,臭氧进口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节约了反应所需场地及反应时间,有效的控制了药剂成本及后续所需二次处理的费用,能更加经济高效的处理水中所含有的氨氮,也能对水中COD进行有效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磷化工废水末端高效处理氨氮和COD的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磷化工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壮大,由此而产生的高氨氮废水也成为行业发展制约因素之一;据报道,2001年我国海域发生赤潮高达77次,氨氮是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高浓度氨氮废水造成的污染。因此,经济有效的控制高浓度污染也成为当前环保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氨氮废水的一般的形成是由于氨水和无机氨共同存在所造成的,一般上pH在中性以上的废水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无机氨和氨水共同的作用,pH在酸性的条件下废水中的氨氮主要由于无机氨所导致。废水中氨氮的构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氨水形成的氨氮,一种是无机氨形成的氨氮,主要是硫酸铵,氯化铵等等。
现常见高氨氮废水处理工艺有:
一、吹脱法: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一般认为吹脱与温度、PH、气液比有关。
二、沸石脱氨法:利用沸石中的阳离子与废水中的NH4+进行交换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应用沸石脱氨法必须考虑沸石的再生问题,通常有再生液法和焚烧法,采用焚烧法时,产生的氨气必须进行处理,此法适合于低浓度的氨氮废水处理,氨氮的含量应在10--20mg/L。
三、膜分离技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氨氮脱除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例如:气水分离膜脱除氨氮。氨氮在水中存在着离解平衡,随着PH升高,氨在水中NH3形态比例升高,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NH3的气态和液态两项达到平衡。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即吕.查德里(A.L.LE Chatelier)原理。在自然界中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化学平衡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假若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如浓度、压力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遵从这一原理进行了如下设计理念在膜的一侧是高浓度氨氮废水,另一侧是酸性水溶液或水。当左侧温度T120℃,PH19,P1P2保持一定的压力差,那么废水中的离子氨NH4+,就变为游离氨NH3,并经原料液侧介面扩散至膜表面,在膜表面分压差的作用下,穿越膜孔,进入吸收液,迅速与酸性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铵盐。
四、MAP沉淀法:主要是利用以下化学反应:Mg2++NH4++PO43-=MgNH4PO4,理论上讲以一定比例向含有高浓度氨氮的废水中投加磷盐和镁盐,当[Mg2 + ][NH4+][PO43 -]2.5×10–13时可生成磷酸铵镁(MAP),除去废水中的氨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创伟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创伟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28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车灯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检修的充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