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双面研磨机的工件中转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1748.0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9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东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28 | 分类号: | B24B37/28;B24B37/34;B24B47/12;B24B47/20;B24B57/02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邓月芳 |
地址: | 212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双面 研磨机 工件 转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面研磨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专用于双面研磨机的工件中转盘,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现有双面研磨机的转盘转盘数量少,研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其包括主体框,所述主体框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主体框内腔的两侧上部之间安装有放置框,放置框的内表面等距离开设有转动齿轮,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框,防护框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放置框的顶部,转动杆位于放置框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本体,该专用于双面研磨机的工件中转盘,用转盘本体表面的四个放置槽增加了对工件的加工效率,从而减少了成本的使用,方便人们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面研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专用于双面研磨机的工件中转盘。
背景技术
双面研磨机主要用于两面平行的晶体或其它机械零件进行双面研磨,特别是薄脆性材料的加工,适用于各种材质的机械密封环、陶瓷片、气缸活塞环、油泵叶片轴承端面及硅、锗、石英晶体、石墨、蓝宝石、光学水晶、玻璃、铌酸锂、硬质合金、不锈钢、粉末冶金等金属材料的平面研磨和抛光。
现有的双面研磨机只有一个固定盘,从而降低了对铜金属的加工效率,还提高了成本的使用,不方便人们的使用,并且在对铜进行抛光的过程中,研磨液在与铜金属进行接触中温度会升高,从而降低了研磨液的使用效果,不适合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用于双面研磨机的工件中转盘,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双面研磨机的转盘转盘数量少,研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专用于双面研磨机的工件中转盘,包括主体框,所述主体框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主体框内腔的两侧上部之间安装有放置框,放置框的内表面等距离开设有转动齿轮,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框,防护框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放置框的顶部,转动杆位于放置框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本体,转盘本体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桩,转动桩的表面等距离开设有第一旋转齿轮,转盘本体的顶部等距离转动连接有四个放置槽,主体框两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竖架,两个竖架的上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架。
优选的,四个所述放置槽的表面等距离开设有第二旋转齿轮,第二旋转齿轮分别与转动齿轮和第一旋转齿轮进行啮合转动。
优选的,所述顶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消音罩,消音罩内腔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盘,上盘的表面等距离开设有添置口。
优选的,所述主体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颜料箱,颜料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泵,抽泵的吸口连通有吸液管,抽泵的排口连通有排液管,顶架底部的一侧通过卡夹安装有滴液管。
优选的,所述吸液管远离抽泵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颜料箱的内部,排液管远离抽泵的一端与滴液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主体框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固定箱内腔的底部安装有供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工作中,通过设置有放置框、转盘本体、转动齿轮、转动桩、第一旋转齿轮、放置槽和第二旋转齿轮,使工件放置在多个放置槽的内部,在放置结束后,利用转动桩表面的第一旋转齿轮带动第二旋转齿轮和转动齿轮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实现转盘本体对工件的双面研磨,利用转盘本体表面的四个放置槽增加了对工件的加工效率,从而减少了成本的使用,方便人们的使用;
(2)、通过设置有上盘、添置口、颜料箱、抽泵、吸液管、排液管和滴液管,使抽泵的动力带动吸液管对颜料箱内部的研磨液进行吸附,在吸附的过程中通过排液管输送到滴液管的内部,利用滴液管通过添置口输送到整个转盘本体的内部,实现了双面研磨机在对铜进行抛光的过程中,对热量进行消散,从而保证了研磨液的使用效果,适合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东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镇江东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17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式快拆模块化球类器材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洗液二次回收的数控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