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饮控油沥干用的套装盆具或锅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98335.8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5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曾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滨 | 
| 主分类号: | A47J43/28 | 分类号: | A47J43/28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顾一明 |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餐饮 控油沥干用 套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饮控油沥干用的套装盆具或锅具,包括一个贮液盆和控油沥干用盆。控油沥干用盆具有围合的盆壁和盆底,盆底中部形成开口,围绕开口向下凹陷,或者向下延伸,端部向内收拢,形成嵌装座,嵌装座内搁放一个带有滤孔的滤片。盆底也可以从外沿向开口逐渐向下倾斜,形成为倒台体的形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有盖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能够改善沥滤的效果,提升滤过操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物加工、盛装用具产品领域,特别是盛放食物以使食材中的油份或水份沥掉的容器产品。
背景技术
食品和食物加工工艺中,采用油脂进行煎、炸,用水进行焯、烫等操作是常见的,通常还需在食用或进行下一步工序之前将食物中多余的汕脂或水份进行分离,即控油或沥干的过程。同时也能够回收油脂再利用。目前餐饮行业中大多采用漏勺或漏勺的组合件作为工具来使用。漏勺具有移动性好、适合快速变换流程的特点。但由于漏勺这种使用上的特点,使其通常具有较疏和大的滤孔,控油过程中较大的食物渣粒就会从滤孔中漏出,进入油料中。使油料需要进行再次过滤,才能使用,减缓了回收效率。即便采用密网的漏勺,也只是在厨房使用,不能作为容器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物加工过程使用的盛装盆具,敞口结构方便装入带着热量的食材,盆体安装可更换的滤片。滤片采用不同孔径的滤孔,和疏密程度不同的布置,使油脂或水份通过滤片而沥干食材,同时沥出的液体不会带有食材的渣粒,可直接回收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餐饮控油沥干用的套装盆具或锅具,包括一个贮液盆和控油沥干用盆。控油沥干用盆叠置在贮液盆的开口处固定。控油沥干用盆包括围合的盆壁和盆底,盆底中部形成开口,围绕开口形成向下凹陷的嵌装座。一个带滤孔的滤片置放在嵌装座内。
或者是,控油沥干用盆的盆底开口向下延伸,端部向内收拢,形成所述嵌装座。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漏勺在控油过程中容易产生油液混合食物渣粒现象的缺陷。针对处理不同食材的情况,可以选择具有不同大小滤孔、不同滤孔疏密程度的滤片作为滤过的部件,安装到盆底的嵌装座上使用。嵌装座为凹槽结构适用于采用厚板材料制造产品的款式,开口延伸形成嵌装座的结构适用于薄板材料制造产品的款式。贮液盆作为沥出的油脂或水份的贮存容器,同时,对沥干用盆起到支持和稳定作用,防止其与其它容器之间由于大小、结构上的差异而产生的滑移、内容物散出等现象,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作为将食材进行沥干水份的用具。
优选的是,上述结构的餐饮控油沥干用的套装盆具或锅具,盆底从外沿向开口逐渐向下倾斜,形成为倒台体的形状。
将盆底的结构生成为倒台体的形状,使食物分离出来的油脂或水份不能在盆底驻留,迅速沿倾斜的盆底向中部的开口流动,从滤片向外部排出。加快控油或沥水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餐饮加工用套装盆具或锅具,以带开口的盆体组合滤片,实现灵活应用。在对不同大小、经过不同加工过程的食材进行控油过滤或者沥干水份的操作使用时,通过更换带有不同规格滤孔的滤片,保证食物的渣粒不会通过滤片从盆内散出,改善滤过的效果,提升滤过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如附图1,一种油炸食物用滤油锅,由锅盆1、控油盆2和锅盖3组成。控油盆搁置在锅盆的开口,作为油炸好的食物控出多余油脂的容器。锅盆用于盛放控出的油脂,以进行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滨,未经曾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83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拆除的建筑施工用安全挡板
 - 下一篇:一种雾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