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智慧物联网的共享电子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98316.5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3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树森;金耀;马文娟;薛桐;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G19/50 | 分类号: | G01G19/5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慧 联网 共享 电子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物联网的共享电子秤系统,包括操作台、安全盒、称量机构和机架,所述操作台的底部与机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称量机构转动连接在与机架的底部,所述安全盒固定连接在机架的中间,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秤技术领域。该基于智慧物联网的共享电子秤系统,装置整体利用螺栓固定在墙面,而通过在背面隐藏设置触发机构,若有不法分子想要偷走设备,在移动设备时,拉绳收到拉扯而使导电块连接两个电极片,即可触发相应的电路实现警报,而警报分为现场警报和远程警报,不仅可吓走不法分子,还可通知工作人员,在无人现场管理的情况下也可有效的减少共享设备损失或损坏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慧物联网的共享电子秤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秤是衡器的一种,是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工具。按结构原理可分为机械秤、电子秤、机电结合秤三大类。电子秤主要由承重系统(如秤盘、秤体)、传力转换系统(如杠杆传力系统、传感器) 和示值系统(如刻度盘、电子显示仪表)3部分组成。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压力施加给传感器,该传感器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用激励电压发生变化,输出一个变化的模拟信号,该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输出到模数转换器,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输出到CPU运算控制,CPU根据键盘命令以及程序将这种结果输出到显示器,直至显示这种结果。
现有的一些电影院、药店或商场等地存在一些共享式的电子秤,可以测量体重和体脂等参数,但此类设备一般都需要放在有人看管的地方,不然可能出现被盗窃,被来往的行人频繁踩动,或被调皮的小孩破坏等问题,但同时会因此而影响设备放置的地点,使其无法普及,使用者想要使用也是可遇不可求,使用率大大降低,对于厂商来说则无法以此盈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物联网的共享电子秤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共享电子秤缺少防盗保护功能,对于放置的地点有极大的局限性,使其无法普及,也不能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服务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智慧物联网的共享电子秤系统,包括操作台、安全盒、称量机构和机架,所述操作台的底部与机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称量机构转动连接在机架的底部,所述安全盒固定连接在机架的中间,所述称量机构包括底座及其顶部滑动连接的称量面板。
所述机架包括主架,且主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栓安装片,所述主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且底座左右两侧的后侧与固定框内表面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前侧的中间开设有销孔。
所述安全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与蜂鸣器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壳体的前侧且位于通孔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挡水罩,所述壳体内壁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方筒,且方筒内表面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极片,所述方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电块,且导电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依次贯穿方筒的顶部和主架并延伸至主架的后侧,且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部贯穿有与墙面固定的螺栓。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的前侧贯穿滑动连接有与销孔相对应的L型插销,且L型插销前侧的底部开设有斜面,所述隔板底部的前侧且位于L型插销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操作台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显示屏和摄像头,所述机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体脂检测把手,所述机体顶部的后侧转动连接有保护盖,所述称量机构的输出端与操作台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安全盒与操作台通过导线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扫码使用系统、防盗警报单元、检测单元、广告投放模块和网络连接模块,所述网络连接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和公众号网络平台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公众号网络平台与后台管理端实现双向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扫码使用系统、防盗警报单元和检测单元实现双向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广告投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83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