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工程用安全斧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95403.5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4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立杰 |
主分类号: | B26B23/00 | 分类号: | B26B23/00;A62B3/00;B25G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工程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工程用安全斧,属于消防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斧柄、斧刃和第一减震筒,斧柄远离防护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筒,固定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筒,滑套远离活动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提拉杆,提拉杆远离滑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调节性,设置有限位块,使得该安全斧能根据现场情况对切入物体的深度进行调节,有效地提高了该安全斧的实用性,加快消防现场的营救速度且减震效果好,通过第一减震筒和第二减震筒的配合使用,实现多重减震缓冲效果,大大降低对使用者的手造成伤害的问题,利于使用者的长时间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消防工程用安全斧。
背景技术
消防工程用安全斧一般用来清理着火或易燃材料,切断火势蔓延的工具,还可以劈开被烧变形的门窗,解救被困的人,合理的使用极大的便利了火灾现场救援工作的进行,为人员救治节省宝贵的时间;一般消防工程安全斧存在的不足之处如下:一般火灾消防用的安全斧大多是一体铸造而成的,虽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破碎物件的能力,但不能根据现场情况对切入物体的深度进行调节,如无法与人体接触过近的物体进行破除,严重拖延救援进度,不能及时进行人员救治;且现有锄头减震效果差,使用时因斧刃与所要切入物体接触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这些震动无法有效的消除,从而导致安全斧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对使用者手造成伤害的问题,不利于使用者的长时间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中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消防工程用安全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工程用安全斧,包括斧柄、斧刃和第一减震筒,所述斧柄的表面套接有防护套,所述斧柄远离防护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筒,所述第一减震筒远离斧柄的一侧贯穿连通有开口,所述第一减震筒内部远离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与第一减震筒内部上下内侧壁之间的夹缝处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活动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筒,所述第二减震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上端面与活动槽之间的夹缝处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滑套远离活动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提拉杆,所述提拉杆远离滑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面与第二减震筒之间的夹缝处设置有强力弹簧柱,所述伸缩杆远离强力弹簧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斧刃,所述斧刃远离背部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斧刃的内部贯穿连通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斧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螺纹杆远离贯穿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块。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为柔性橡胶材料制成;且其表面设置有多个呈交错分布的防滑颗粒。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横截面直径为开口直径的1/2;且活动杆转动至最大距离时,与其转动反向相反一侧的压缩弹簧处于最大弹力限度值。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表面与滑套相卡合滑移;且复位弹簧安装于远离斧刃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提拉杆的长度大于伸缩杆表面到第二减震筒内侧壁的直线距离,且四个提拉杆以伸缩杆为中轴线左右平均分布。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相适配;滑槽与斧刃的连接处设置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工程用安全斧,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消防工程用安全斧设置有限位块,使用者根据所要切入物体的深度,拧动扭块,会使得螺纹杆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齿条与齿轮啮合传动后,带动限位块进行上下调节至合适的高度,与此同时,滑块也会在滑槽内部做对应的上或下滑移;在斧刃切入物体时,限位块会与物体表面紧密贴合,以此来限制斧刃于物体内的深度;解决了现有安全斧不能根据现场情况对切入物体的深度进行调节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该安全斧的实用性,加快消防现场的营救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立杰,未经刘立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54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智能交互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饮用水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