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温度智能调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94065.3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7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樊小雪;徐刚;孙艳军;高文瑞;韩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连跨式 节能 温室 温度 智能 调控 系统 | ||
1.一种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温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1)、中央处理器(2)以及多个温度调控装置(3),多个所述温度调控装置(3)分区域布设于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所述中央处理器(2)设置于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部并分别与多个温度调控装置(3)电连接,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1)安装于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顶部并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2)和多个温度调控装置(3)电连接;
所述温度调控装置(3)包括温度传感器(31)、控制器(32)、通风装置(33)以及加热器(34),所述温度传感器(31)与所述控制器(3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通风装置(33)和所述加热器(3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2)与所述中央处理器(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温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3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31)呈网状布设于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且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31)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2)的输入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温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3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通风装置(33)等间距布设于所述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的顶壁上,多个所述通风装置(3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2)的输出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温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33)包括伺服电机(331)、驱动轴(332)以及通风门(333),所述伺服电机(331)与所述控制器(32)电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31)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332)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332)与所述通风门(333)的一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温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34)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加热器(34)等间距悬挂于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的桁架上,且多个所述加热器(3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2)的输出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温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34)与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地面的距离为2.5m-3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温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1)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11)、太阳能控制器(12)、蓄电池(13)以及逆变器(14),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11)分别与所述太阳能控制器(12)和所述蓄电池(13)电连接,所述太阳能控制器(12)与所述逆变器(14)电连接,所述逆变器(14)与所述中央处理器(2)以及所述温度调控装置(3)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连跨式节能温室内温度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通信装置(4),所述中央处理器(2)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4)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装置(4)与外置的终端设备(5)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40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伸缩式太阳能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针对小学生的双足机器人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