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机车轴端接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93701.0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7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唐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城际轨道交通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H01R13/15;H01R13/621;H01R39/26;H01R39/39;H01R39/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尹玉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凤***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机车 端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机车轴端接地装置,包括中空的碳刷架和碳刷,所述碳刷架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底部侧面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向下延伸至碳刷架外侧的碳刷,所述碳刷的顶端通过线缆直接与导电柱的顶部侧面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接地电缆连接便捷、有效减少节点电缆长度、大大增强接地电缆连接部的强度、有效避免碳刷内部产生电位差电流、有效保证导电效果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段接地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机车轴端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机车转向架轴端接地装置是用于电力机车的轴端,使来自转向架的电流由轴端接地装置与车轮轮轴连接形成电气通路,最终将电流通过车轮传递至铁轨与地面,在类车上其他接地失效时可以将有害的电流接地,实现电气保护功能,并且保护车轮轴承不会通过电流,避免电蚀。
现有轴端接地通过刷架伸出一段偏制悬臂梁打孔作为接地电缆安装孔,刷架材料为金属材料,悬臂梁结构在列车运行中受振动等交变载荷容易产生疲劳断裂等损坏风险,同时由于刷架安装孔位置为固定位置,每个转向架上接地电缆安装的角度受到限制,需要延长接地电缆的长度才能进行有效连接,不仅增加了接地电缆用量,也对后续电流接地不利;同时传统的电力机车转向架轴端接地装置中的碳刷是通过几组线缆相互串联形成串联关系,造成同一个碳刷的线缆之间存在电位差,进而造成碳刷内部形成电流造成自身发热,进而增加碳刷自身电阻,对正常导电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偏制悬臂梁刷架造成的接地电缆安装不便、电缆用量较长导致对后续导电造成影响、碳刷串联形成电位差电流影响正常导电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机车轴端接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机车轴端接地装置,通过在碳刷架内部中心处设置导电柱,进而实现接地电缆与导电柱之间任意角度的便捷安装,同时大大加强了导电柱的自身强度,同时通过将碳刷与导电柱直接连接,使得相邻的碳刷之间形成并联关系,有效避免碳刷线缆的电位差,进而有效保证导电柱和碳刷之间的导电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力机车轴端接地装置,包括中空的碳刷架和碳刷,所述碳刷架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底部侧面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向下延伸至碳刷架外侧的碳刷,所述碳刷的顶端通过线缆直接与导电柱的顶部侧面连接。
碳刷架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导电柱和碳刷的空腔,导电柱同轴设置在碳刷架的内部空腔中,导电柱的顶端向上延伸至碳刷架的外侧并用于与列车转向架上的接地电缆连接,若干个碳刷沿周向设置在导电柱的底部侧面上,且碳刷的顶端通过两根线缆直接与导电柱的顶部侧面连接实现与导电柱的导通。同时,碳刷的底端向下延伸至碳刷架的外侧并与电力机车轴端接触,转向架上的电流通过接地电缆流向导电柱,然后经过导电柱流直接流向各个碳刷,然后经过碳刷流向电力机车轴端,进而流向车轮并传导至铁轨使电流流向地面。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碳刷的顶端与碳刷架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将碳刷向下顶出至碳刷架外侧的碳刷顶紧装置。
由于碳刷的底端与电力机车轴端接触,电力机车轴端转动时即会与碳刷的底端发生摩擦,进而造成碳刷底端的磨损,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导致碳刷底端与电力机车轴端不再紧密接触,进而影响电流导通。因此,在碳刷的顶端与碳刷架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碳刷顶紧装置,碳刷顶紧装置能够将碳刷向下顶紧,使得碳刷的底端与电力机车轴端贴紧,即使碳刷的底端磨损,通过碳刷顶紧装置将碳刷继续向下顶紧,使得碳刷底端始终紧贴电力机车轴端,进而保证电流导通效果。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碳刷顶紧装置为包括恒力弹簧、U形弹片,所述碳刷架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插装滑槽,所述插装滑槽中滑动插装有U形弹片,所述U形弹片靠近导电柱的一侧设置有恒力弹簧,所述恒力弹簧的底端与碳刷的顶端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城际轨道交通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城际轨道交通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3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轨道灯电源座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散热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