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电气设备灭弧室观察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90955.7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7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轩业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3/08 | 分类号: | H01H33/08;H01H33/5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电气设备 灭弧室 观察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电气设备灭弧室观察窗,属于触点观测装置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观察窗一般只有单个透镜,近距离观察时容易阻挡光线进入无法清晰观测的问题。本高压电气设备灭弧室观察窗,包括接头、观察透镜和取光透镜,接头的内部并列开设有可供观察透镜和取光透镜安装的空腔结构,观察透镜和取光透镜均间隙配合于空腔结构内通过底部台阶支撑,接头的内圈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PC板,PC板上方设置有压环,压环卡设于接头内并将PC板和第一密封圈之间压紧形成密封,PC板的底面与观察透镜、取光透镜两者的顶部相抵靠。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透镜和压环紧固的方式具有装配更加方便生产效率更高并且观察效果更加清晰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点观测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观察窗,特别涉及一种高压电气设备灭弧室观察窗。
背景技术
高压电气设备断路器在分闸时,由于触头从接触到分开的过程中,两个触头间的间隙从小到大,在高电压的作用下,间隙的绝缘介质会被电离击穿形成电弧,电弧形成后产生的热量会进一步加剧介质电离扩大电弧,使断路器无法断开电路,为了阻止这一过程,在设计断路器的时候,把两个触头装在一个灭弧室内通过内部六氟化硫气体分割电弧,最大限度地降低分闸时的电弧,在最短的时间断开电路,而观察窗是安装在设备上用于观测内部触点是否完全灭弧,设备内部是一个完全密封的黑暗空间,因此观察时需要外部光线进入,并且为了增加安装处的可靠性观察窗的面积不能太大,现有的观察窗一般只有单个透镜,近距离观察时容易阻挡光线进入无法清晰的观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并且可以清晰观测内部触点的高压电气设备灭弧室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压电气设备灭弧室观察窗,包括接头、观察透镜和取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内部并列开设有可供观察透镜和取光透镜安装的空腔结构,观察透镜和取光透镜均间隙配合于空腔结构内通过底部台阶支撑,所述接头的内圈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PC板,所述PC板上方设置有压环,所述的压环卡设于接头内并将PC板和第一密封圈之间压紧形成密封,所述PC板的底面与观察透镜、取光透镜两者的顶部相抵靠。
在上述的高压电气设备灭弧室观察窗中,所述接头的头部外圈开设有外螺纹结构。
在上述的高压电气设备灭弧室观察窗中,所述接头的外部端面还卡设有第二密封圈。
在上述的高压电气设备灭弧室观察窗中,所述观察透镜的直径大于取光透镜的直径,所述取光透镜的厚度大于观察透镜的厚度。
在上述的高压电气设备灭弧室观察窗中,所述的观察透镜和所述的取光透镜两者与接头的接触面之间通过胶水进一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观察窗具有以下优点:
1、在观察透镜的边缘增加一个取光透镜,当用透镜适配器与观察透镜对齐观测灭弧室触点时,外部光线可以从取光透镜处进入,观察效果更加清晰;
2、两个透镜的上端通过压环配合PC板压紧,下端通过台阶结构支撑形成固定,该固定方式摒弃了传统的螺丝压紧固定,装配更加方便生产效率更高,并且不易破坏内部结构成品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观察窗的剖面结构图。
图中,1、接头;2、观察透镜;3、取光透镜;4、第一密封圈;5、PC板;6、压环;7、第二密封圈;8、外保护盖;9、内保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轩业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轩业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09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景观亮化路灯
- 下一篇:一种建筑房梁钢筋尺寸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