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听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9029.8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6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许挺;李丽娟;李金红;索津莉;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H04W76/10;H04W76/14;G16H80/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魏嘉熹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听诊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智能听诊系统,用以解决医护人员使用多种听诊工具进行诊断学习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智能听诊系统包括听诊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分发模块;其中,听诊数据采集模块包括通用接口,用于接入各类电子听诊器,听诊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分发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大数据对听诊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听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听诊数据包括电子听诊器采集到的音频数据以及患者的身份信息;指定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分发模块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访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听诊系统。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诊疗用具,医护人员往往需要通过听诊等工作判断患者的相关脏器有无病变。传统的听诊器适用于医护人员与患者面对面的场景中,两者不可避免地需要存在物理环境上的直接接触,极大地限制了听诊器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医疗、远程监护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不断地提升人们的医疗条件水平,例如应运而生有各种无接触电子听诊器。然而,使用无接触电子听诊器仍然需要医护人员在现场进行诊断。在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需要通过频繁听诊的方式监测患者的脏器是否发生感染、病变,致使医护人员存在较大的交叉感染风险。此外,管理和使用种类繁多的无接触电子听诊器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挑战,导致本就繁重的医护工作更加困难,从而增加了误诊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听诊系统,用以解决医护人员使用多种听诊工具进行诊断学习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智能听诊系统,包括听诊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分发模块;
其中,所述听诊数据采集模块包括通用接口,用于接入各类电子听诊器,所述听诊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数据分发模块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大数据对所述听诊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听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述听诊数据包括电子听诊器采集到的音频数据以及患者的身份信息;
指定用户通过所述数据分发模块对所述数据处理结果进行访问。
可选地,所述听诊数据采集模块包括音频编解码芯片,用于将所述音频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
可选地,所述听诊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无线通信子模块,所述听诊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子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无线通信子模块的通信连接方式为蓝牙、WIFI、ZigBee、4G和5G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子模块,以及与第一处理子模块连接的第二处理子模块;
其中,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对所述听诊数据执行预处理操作,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基于大数据对预处理后的听诊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诊断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包括:
信号降噪器,用于对所述听诊数据中的音频信号进行去噪处理;
信号放大器,用于对所述听诊数据中的音频信号进行增强处理;
信号分离器,用于对所述听诊数据中的音频信号进行音源成分分离处理。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分发模块分别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听诊数据以及所述诊断信息。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回放模块,所述数据回放模块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连接,用于播放所述音频数据并展示对应波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90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检科肺活量体检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延长爬梯的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