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路同时显示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8647.0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3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歌美迪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潘磊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B60R1/00;B60R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正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显示 后视镜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路同时显示后视镜,涉及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包括:显示组件,用于显示图像;PCB控制板,用于接收车辆行驶状态监测模组检测的行驶状态信号并输出对应的选通信号;选通单元,其控制端与PCB控制板连接,多个输入端分别与车辆的多个摄像头连接,输出端与显示组件连接,选通单元根据选通信号将多个摄像头中的至少一个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传输给显示组件进行显示。选通单元根据选通信号将多个摄像头中的至少一个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传输给显示组件,在不同位置设置的摄像头与一种行驶状态对应,从而使多路同时显示后视镜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显示不同方向的后视画面,进而便于驾驶员查看后方行车情况,继而保证驾驶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路同时显示后视镜。
背景技术
为了消除倒车或变道时的盲区,车辆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为了让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可以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后视镜根据安装位置不同分为内后视镜、外后视镜以及下视镜等,在不同位置安装不同类型的后视镜,需要驾驶员在驾驶时注意观看不同位置的后视镜中的图像,对驾驶员来说容易出现漏看的情况,从而无法保证驾驶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同时显示后视镜,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驾驶的安全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路同时显示后视镜,包括:显示组件,用于显示图像;PCB控制板,其用于接收车辆行驶状态监测模组检测的行驶状态信号并输出对应的选通信号,PCB控制板为印制控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PCB);选通单元,其控制端与所述PCB控制板连接,其多个输入端分别与车辆的多个摄像头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显示组件连接,所述选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选通信号将所述多个摄像头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传输给所述显示组件进行显示。
PCB控制板可以获取车辆行驶状态监测模组获取的行驶状态,并根据行驶状态对应的输入选通信号,以使选通单元根据选通信号将多个摄像头中的至少一个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传输给显示组件,摄像头为设置位置不同的多个摄像头,在每个不同位置设置的摄像头与一种行驶状态对应,从而使得该多路同时显示后视镜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显示不同方向的后视画面,进而便于驾驶员查看后方行车情况,继而保证驾驶的安全。
可选地,所述PCB控制板包括:多个行驶状态接收引脚,其与所述车辆行驶状态监测模组的多个输出端对应连接,以用于在车辆处于某一行驶状态时接收与所述行驶状态对应的电平信号,可以保证PCB控制板准确的接收到车辆行驶状态监测模组检测到的车辆的行驶状态。
可选地,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其与所述多个摄像头中的第一摄像头连接,以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头获取的图像数据;第二显示区域,其与所述多个摄像头中的每个摄像头均连接,以用于显示所述多个摄像头中的至少一个摄像头获取的图像数据。第一显示区域与常用的第一摄像头连接,能够便于驾驶员观看常用的方位画面,同时在第二显示区域根据不同行驶状态显示不同方向的画面,使驾驶员能够更准确的根据驾驶情况进行查看车辆后方的情形,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可选地,所述多路同时显示后视镜还包括:按键组件,其与所述PCB控制板连接,以用于在用户对所述按键组件进行操作时,PCB控制板输出与所述用户的操作对应的选通信号。驾驶员可以通过安检组件进行操作,以使PCB控制板输出于驾驶员操作对应的选通信号,使显示组件显示与驾驶员操作相对应的画面,从而保证显示的灵活性。
可选地,所述多路同时显示后视镜还包括:PCB控制板支架,其与所述PCB控制板固定连接,可以将PCB控制板固定于PCB控制板支架上,从而保证PCB控制板的稳定工作。
可选地,所述PCB控制板支架上还设置有导热片。导热片具有导热、绝缘的作用,可以用于发热器件和散热片或金属后壳之间,从而能提高发热电子组件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歌美迪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潘磊,未经深圳市歌美迪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潘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8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