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底泥沉积污染物的菌粒投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8420.6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9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宋菲菲;李建;简龙骥;王跃筠;向文良;肖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6 | 分类号: | B65G65/46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吴飞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沉积 污染物 投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除底泥沉积污染物的菌粒投放装置,包括:安装架、进料机构以及投料机构。安装架设有卡槽,用于和船舶连接,所述安装架设有连接管;进料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方,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漏斗,所述漏斗底部连接有压料管,所述压料管底部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所述压料管内部设有螺旋推杆,所述螺旋推杆顶部设有电机;投料机构包括弧形管,所述弧形管通过延长管连接于所述连接管底部,所述弧形管沿中点呈折弯状态,折弯后两边形成的平面与所述延长管垂直,所述弧形管开设有多个排料孔。装置可以更加均匀的投放菌粒,达到更好的消除底泥沉积污染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污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底泥沉积污染物的菌粒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湖泊和水库因为水体交换周期较长,所以污染物质长期沉积造成底部形成大量的污染底泥。底泥会向水体释放大量的氮、磷等污染物质,使得水体中的COD、总磷等升高,影响水质,同时也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湖泊水库中的藻类过多不仅影响防洪工作,而且还会影响人类的饮用水安全。我司在对多个污染严重的湖泊、水库的水体试验分析得出,可通过调整EPSB工程菌复合混凝菌的配方,以控藻、抑藻为目的,最大限度减少因藻类爆发引起的水质恶化,同时在EPSB工程菌复合混凝菌中加大锁磷剂含量以快速减少水体中磷的含量,减少藻类的营养供给,并同步投放EPSB工程菌颗粒消除底泥沉积污染物。
但是在前期都是采用人工抛洒的方式进行菌粒的投放,一段时间后对库区的底泥进行采样检测,发现局部的底泥没达到预设的效果,初步估计是由于人工投放不均造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除底泥沉积污染物的菌粒投放装置,可以更加均匀的投放菌粒,使消除底泥污染物达到更好的效果。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消除底泥沉积污染物的菌粒投放装置,包括:安装架、进料机构以及投料机构。
安装架设有卡槽,用于和船舶连接,所述安装架设有连接管;
进料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方,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漏斗,所述漏斗底部连接有压料管,所述压料管底部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所述压料管内部设有螺旋推杆,所述螺旋推杆顶部设有电机;
投料机构包括弧形管,所述弧形管通过延长管连接于所述连接管底部,所述弧形管沿中点呈折弯状态,折弯后两边形成的平面与所述延长管垂直,所述弧形管开设有多个排料孔。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机构还设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与所述漏斗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压料管与所述连接管采用抱箍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末端位于所述压料管下方,所述底板加工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环绕于所述条形槽末端,所述环形槽与所述条形槽不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间隔设有下挡板以及上挡板,所述上挡板设有蝶形螺栓,所述连接管滑动设于所述条形槽,所述底板位于所述下挡板与上挡板之间,所述蝶形螺栓嵌设于所述环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延长管与所述连接管以及弧形管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并且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管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由所述弧形管的中点向两端逐渐边窄。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管的两端均采用螺纹堵头进行密封,所述螺纹堵头的螺纹为管螺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更加均匀的投放菌粒,达到更好的消除底泥沉积污染物的效果;
2、直接在水体中进行投放,避免因船舶或大风产生的波浪造成菌粒分布不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8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水冷效果的沸腾冷却床
- 下一篇:一种重锤片加工用自动调节的夹持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