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系统的线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8189.0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9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聚敏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0 | 分类号: | H02S40/30;H02S40/34;H02S20/00;H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结构 | ||
一种光伏系统的线槽结构,是由上盖及底槽组成,并且上盖与底槽的外径相同;上盖压紧在底槽的上端口处;上盖的两侧边缘上对称设置相向的内弯勾;底槽为上端开口,并且开口的边缘处对称设置有S型弯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快速处理光伏面板下面排列的线缆,使杂乱无章的线缆排列更加规范,更加整齐,同时由于所有线缆都集中放置在底槽内,因此可保护线缆,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可规范正确电缆走线的光伏系统的线槽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太阳能面板设计的特殊的支架;光伏面板的下面排列了较多的线缆,如果不进行规划的话,现场走线会杂乱无章,目前大多数是采用一次数性的塑料扎条进行捆绑,由于一次性的塑料扎条不可二次使用,并且并不能保护线缆;有鉴于此,本案由此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保护线缆,且使得走线更加整齐的光伏系统的线槽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系统的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是由上盖及底槽组成,并且上盖与底槽的外径相同;上盖压紧在底槽的上端口处。
所述上盖的两侧边缘上对称设置相向的内弯勾。
所述的底槽为上端开口,并且开口的边缘处对称设置有S型弯勾。
所述底槽上设置的S型弯勾其下弯头大于上弯头的弯曲弧形,而上弯头的弯曲弧形与上盖设置的内弯勾弯曲弧形相适应,并且下弯头的弯曲弧形可以容纳与上盖设置的内弯勾相叠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快速处理光伏面板下面排列的线缆,使杂乱无章的线缆排列更加规范,更加整齐,同时由于所有线缆都集中放置在底槽内,因此可保护线缆,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与底槽扣合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与底槽扣合后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图中:1、上盖;2、底槽;101、内弯勾;201、S型弯勾;202、上弯头;203、下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系统的线槽结构,是由上盖1及底槽2组成,并且上盖1与底槽2的外径相同;上盖1压紧在底槽2的上端口处。
所述上盖1的两侧边缘上对称设置相向的内弯勾101。
如图2所示,所述的底槽2为上端开口,并且开口的边缘处对称设置有S型弯勾201;该S型弯勾与内弯勾101在下压力的作用下相互扣合在一起。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底槽2上设置的S型弯勾201其下弯头203大于上弯头202的弯曲弧形,而上弯头202的弯曲弧形与上盖1设置的内弯勾101弯曲弧形相适应,以使得两者可以进行滑行,并且下弯头203的弯曲弧形可以容纳与上盖1设置的内弯勾101相叠合,即内弯勾101自上弯头202下滑至下弯头203内进行叠合。
使用时,将线缆放置在底槽2内,再下压上盖1直到上盖1设置的内弯勾101滑行到底槽2上设置的下弯头203内即卡接到位即可,不用螺栓锁付,施工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线槽即可以保护线缆,又可以使得走线更整齐、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聚敏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聚敏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8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