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发热丝的电子烟雾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87586.6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1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盛腾;苏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雾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10;A24F40/42;A24F40/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电子 烟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发热丝的电子烟雾化器,其包括供吸烟者吸取烟雾的吸烟装置,所述吸烟装置上连接有与吸烟装置相适配的雾化油烟装置,所述雾化油烟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发热机构,所述发热机构用于加热放置在发热机构上的烟油以使烟油雾化,所述发热机构通过烟管内的电源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具有出烟量大、发热迅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发热丝的电子烟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烟一般包括烟弹、雾化器以及烟管,雾化器处于烟弹与烟管之间,电子烟工作时,吸烟者可通过烟弹吸到烟雾,雾化器是电子烟的核心部件,雾化器内部为雾化腔体,侧壁的下端开设有将烟液导入雾化腔体的液体槽,侧壁的上端设有将外部空气吸入雾化腔体内的进气孔,雾化腔体设置了电热丝用于加热升温,而电热丝处又设置导液棉用于导入烟液,用于将烟液加热成烟雾,吸烟者通过烟弹上的吸嘴将烟雾抽出。
现有的雾化器一般为圆柱体结构,且雾化器内通常只会设置一根发热丝,使用时,需要先将导液棉填充在发热丝周围,再启动与雾化器电连接的烟管上的电源,以使发热丝发热,进而使烟液雾化形成烟雾,此时,吸烟者朝进气孔吸气时,便能将烟雾吸入口中。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单根发热丝的雾化器,出烟量有限,难满足吸烟较重的吸烟者,针对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发热丝的电子烟雾化器,具有出烟量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发热丝的电子烟雾化器,包括供吸烟者吸取烟雾的吸烟装置,所述吸烟装置上连接有与吸烟装置相适配的雾化油烟装置,所述雾化油烟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发热机构,所述发热机构用于加热放置在发热机构上的烟油以使烟油雾化,所述发热机构通过烟管内的电源进行供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设置的发热机构,能容纳更多的烟油,从而能在发热机构发热时,使得更多的烟油被雾化,继而方便吸烟者吸到更重的烟雾,另外,当发热机构通电时,多个发热机构同步发热,彼此之间上升的温度相互影响,容易使得发热机构周围的温度迅速上升,从而便于单个发热机构快速升温,进一步加快发热机构加热烟油使得烟油雾化的效率,通过此方式,便能加热更多的烟油,间接方便加大吸出的烟雾,从而满足吸烟重的吸烟者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烟装置包括吸烟部与第一壳体,所述吸烟部与第一壳体相连通供吸烟者吸烟,所述第一壳体与雾化油烟装置相铆接且与雾化油烟装置相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壳体与吸烟部,便于烟雾从第一壳体内经吸烟部抽出,另外,第一壳体与雾化油烟装置相铆接,能使第一壳体稳固在雾化油烟装置上,便于提高稳固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雾化油烟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弧形限位板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铆接且侧壁开设有注油孔,所述弧形限位板与第二壳体一体连接用于支撑发热机构,所述发热机构设置在弧形限位板上并与弧形限位板相适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铆接,能提高密封效果以及两者之间的稳固程度,设置的弧形限位板,便于将进一步支撑与保护发热机构,以便于发热机构能稳定持续在弧形限位板内发热,提高发热的稳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热机构包括吸油件、发热件、导电件,所述发热件处于弧形限位板内用于加热烟油,所述吸油件包覆在发热件的外壁上并与弧形限位板内壁相抵接,所述导电件与发热件电连接并通过烟管内的电源实现对发热件供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油件围设在发热件上,便于烟油靠近发热件,从而能提高烟油雾化的效率,另外,吸油件处于弧形限位板内壁上,也便于烟油聚集在弧形限位板内壁上,从而保证烟油稳定被雾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雾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雾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7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3D砂型打印的侧置机械臂
- 下一篇:一种立式破碎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