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驱动电源的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7541.9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9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勋;聂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达林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551;H01M10/6554;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曹玉清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驱动 电源 冷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驱动电源的冷却结构,包括电源外壳,所述电源外壳内壁的顶部电性连接有电池,所述电池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底部贯穿电源外壳并延伸至电源外壳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铝板,所述电源外壳内壁顶部的两侧和中心处均开设有散气孔,所述电源外壳的内壁且位于电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离网板,所述电源外壳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驱动电源散热方式多为自然冷却,只是利用自然界中的风来吹散热量,在较热的环境中,驱动电源就会散热不良,导致电源电量降低,寿命减短的问题,该LED驱动电源的冷却结构,具备散热效果好的优点,提高了驱动电源的实用性,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LED驱动电源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在使用LED时,需要用到驱动电源,驱动电源由于长时间使用,会产生热量,但是现有的驱动电源散热方式多为自然冷却,只是利用自然界中的风来吹散热量,在较热的环境中,驱动电源就会散热不良,导致电源电量降低,寿命减短,降低了驱动电源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驱动电源的冷却结构,具备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驱动电源散热方式多为自然冷却,只是利用自然界中的风来吹散热量,在较热的环境中,驱动电源就会散热不良,导致电源电量降低,寿命减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驱动电源的冷却结构,包括电源外壳,所述电源外壳内壁的顶部电性连接有电池,所述电池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底部贯穿电源外壳并延伸至电源外壳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铝板,所述电源外壳内壁顶部的两侧和中心处均开设有散气孔,所述电源外壳的内壁且位于电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离网板,所述电源外壳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源外壳内壁底部的双轴马达,所述双轴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环与电源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底部与电源外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双轴马达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架,所述稳固架的前侧与电源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螺杆表面的两端且位于螺套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靠近螺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螺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电源外壳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散热铝板的顶部与电源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隔离网板的材质为绝缘塑料,所述隔离网板的表面喷涂有绝缘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达林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达林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7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式头壳体
- 下一篇:一种基于LoRa的环境数据采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