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千斤顶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86410.9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6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冠中;苏威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澐禾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3/12 | 分类号: | B66F3/1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王显文 |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千斤顶改良结构,包括有一第一座体至少一第二座体及一支臂组及一顶座,其中该第一座体设置有至少一枢轴且延伸有一前侧板与一后侧板及至少一第一延伸部,另该第二座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下方且与该枢轴相互组设,又该第二座体向上延伸有至少一侧限位板,另该支臂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上方,而该顶座设置于所述支臂组上方,所述第二座体可经由所述枢轴转动于所述第一座体上,以使该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同时承载于地面而增加支撑力且收纳方便,又该第二座体可经由所述侧限位板与该前侧板及后侧板相互限位,以使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间可避免转动或倾倒,进而达到增加支撑力并可避免转动或倾倒且收纳方便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尤指一种增加支撑力并可避免转动或倾倒且收纳方便的千斤顶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千斤顶一般是利用螺旋机制来架高重物的工具,以常见的各种车辆为例,其无论进行车底的修护或轮胎的组卸更换,均需先以千斤顶将车辆一侧顶高,才可进行后续的相关作业程序,然而在现有的千斤顶设计中,顶座都是具有一定的高度并增设有顶盘,并利用推进杆的推进过程以将顶座扬起,又且一般现有的千斤顶在结构上通常设有可承重的顶面、可控制升降的关节机构以及座放面,并使上述承重的顶面可在受力状态下因相关驱控动作而上升或下降,而一般现有的千斤顶为了方便存放或外出方便携带,其座放面的承载面积都需要有大小的限制,且其座放面通常都是以横向方式成形,但在承载面积有所限制的情况下,该座放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也有限,并且在千斤顶承重的过程中,其小面积的接触范围容易造成其千斤顶晃动的现象产生,更在顶面与重物接触位置不平均时,其千斤顶更有可造成转动或倾倒的状况发生,但若加大其座放面的承载面积则会有收纳且携带不便的问题产生。
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支撑力并可避免转动或倾倒且收纳方便的千斤顶改良结构,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一种千斤顶改良结构,包括一第一座体,该第一座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枢轴,且该第一座体向上延伸有一前侧板及一后侧板,又该第一座体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一第一延伸部;
至少一第二座体,该第二座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下方且与该枢轴相互组设,并该第二座体向上延伸有至少一侧限位板;
一支臂组,该支臂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上方,且该支臂组设置有一旋杆;
一顶座,该顶座设置于所述支臂组上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座体底部形成有一槽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座体具有一轴孔与该枢轴相互组设。
进一步,所述第二座体具有一组接孔与该枢轴相互组设。
进一步,所述第二座体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一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贴附所述第一延伸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座体上设置有一展臂,该展臂一端组设于所述第二座体上,并该展臂的另一端组设于相邻的第二座体上。
进一步,所述枢轴设置有一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座体上形成有与所述槽部相互组设的一嵌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座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一防滑件,该第一防滑件延伸至所述第一延伸部底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座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二防滑件,该第二防滑件延伸至所述第二延伸部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澐禾创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澐禾创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64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式眼罩
- 下一篇:一种用于房车的多功能升降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