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面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86280.9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4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王锋;徐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飞航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冷洁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面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翻面机,包括支撑组件、第三支撑架和翻转组件;支撑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架,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分别设置于支撑组件两侧的;翻转组件包括转动轴、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支撑组件两侧的第三支撑架转动连接;第一载物板的一端与转动轴连接;第二载物板通过连接臂与第一载物板连接;第一载物板靠近第二载物板的一侧且靠近转动轴的一端设有固定挡块。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并有效避免工件在翻面过程中可能受到的磕碰风险,由此保证工件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设计一种翻面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一些加工工艺中,某些工艺需要在后续处理中对工件进行翻面,即将工件的底面翻面至朝向上侧。
传统的翻面方式一般为人工翻面或则行车翻面;在利用人工翻面进行操作时,当工件的重量和/或体积较大时,工作人员难以操作,会存在工件磕碰受损或报废的风险;当利用行车翻面时,需要进行吊装操作,使得工作人员的操作繁杂,并且可能由于吊装不当而造成工件的受损或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面机,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并有效避免工件在翻面过程中可能受到的磕碰风险,由此保证工件的生产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翻面机,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架,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架;
分别设置于支撑组件两侧的第三支撑架;以及
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支撑组件两侧的第三支撑架转动连接;
第一载物板,所述第一载物板的一端与转动轴连接;以及
第二载物板,所述第二载物板通过连接臂与第一载物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载物板靠近第二载物板的一侧且靠近转动轴的一端设有固定挡块。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支撑组件上的翻转组件来实现工件的翻面;在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载物板与第一支撑架接触,并呈水平放置状态;在翻面后的位置,所述第二载物板与第二支撑架接触,并呈水平放置状态;在翻面前,所述工件放置于第一载物板,并安装第二载物板,此时工件位于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之间,并于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接触;翻面时,所述固定挡块对工件实现支撑,确保工件在翻面过程中不会出现位移;翻面后,所述工件稳定于第二载物板,此时抬起第一载物板即可取下工件;由此实现安全、平稳的工件翻面,避免工件在翻面过程中出现磕碰风险。
优选的,所述第一载物板所处平面与第二载物板所处平面平行。
当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时刻保持平行时,所述工件的两侧面时刻分别与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接触,由此实现不同状态下的限位;位于工艺来说,也不会额外设置限位件用于稳定工件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载物板设有与转动轴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至少一条第一凸棱或第一凹槽,所述转动轴设有与第一凸棱或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或第二凸棱。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载物板和转动轴是可拆卸连接的,在安装翻面机时,利用转动轴穿入通孔即可完成安装;而第一凸棱或第二凸棱相当于键,由此保证工件在翻面过程中能够实现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的稳定转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臂远离第二载物板的一端与转动轴连接。
所述连接臂与转动轴的连接相当于为翻面机提供了加强筋,如此可以减少第一凸棱或第二凸棱的受力,由此避免翻面达到过多次数后造成磨损,即有效的延长了翻面机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飞航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航飞航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62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