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梯检测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85839.6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5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仇勇 |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B5/245;G01C15/12 |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梁国海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梯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电梯检测尺,涉及电梯井尺寸检测领域,该新型电梯检测尺,包括套板和伸缩板,套板连接固定条,固定条开设滑槽,滑槽连接第一滑动块,伸缩板开设滑动槽,滑动槽连接第二滑动块,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均开设螺纹凹槽,螺纹凹槽连接螺纹柱,螺纹柱开设转动槽,转动槽连接转动杆,转动杆连接固定块,固定块连接套环,套环套接红外线发射器,套环开设螺纹通槽,螺纹通槽连接紧固螺栓,套板和伸缩板刻有刻度标记,套设有卡紧机构。该新型电梯检测尺,解决了操作人员需要在不同的楼层测量电梯井的数据的问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防止了操作人员可能掉入电梯井内的情况,保证了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尺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梯检测尺。
背景技术
电梯井是安装电梯的井道,井道的尺寸是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的,在电梯井安装电梯之前,需要对电梯井的尺寸、垂直度进行测量,以此来判断该电梯井是否符合安装电梯的标准。
现今在对电梯井尺寸和垂直度进行测量时,操作人员一般会在不同的楼层进行电梯井的尺寸和垂直度测量,然后将数据综合判断,以此来判断电梯井是否符合安装电梯的标准,但是,由于较高的建筑物才会安装电梯,操作人员需要在不同的楼层测量电梯井的数据,给操作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同时,在楼层较高的电梯井预留门洞处进行测量电梯井的数据时,由于电梯井的深度较深,操作人员还会存在掉入电梯井内的风险,对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梯检测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电梯检测尺,包括套板和伸缩板,所述套板的侧壁上开设有板槽,所述伸缩板滑动套接在板槽的槽内,所述套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伸缩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螺纹凹槽的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位于螺纹凹槽槽外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转动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螺纹柱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圈活动套接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套环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通槽,所述螺纹通槽的槽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套板和伸缩板的上表面均刻有刻度标记,所述套板的侧壁设有卡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卡槽、棘爪、拉杆、固定板、卡紧弹簧和棘齿,所述卡槽开设在套板的侧壁,所述卡槽与板槽相连通,所述棘爪活动套接在卡槽的槽内,所述拉杆固定连接在棘爪位于卡槽槽外的一端,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套板的侧壁,所述拉杆穿过固定板的侧壁并延伸,所述卡紧弹簧活动套接在拉杆的侧壁,所述伸缩板与棘爪相对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棘齿,所述棘爪与棘齿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块侧壁和第二滑动块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设为“T”形,所述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通过滑块分别适配滑动连接在滑槽和滑动槽的槽内。
优选的,所述套板和伸缩板均设为“L”形,所述固定条和滑动槽均设为“L”形,所述滑槽和滑动槽的槽内均设为与滑块相适配的“T”形。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位于转动槽槽内一端的直径大于转动槽开口处直径,所述螺纹通槽与套环的内圈相连接,所述紧固螺栓靠近红外线发射器的一端与红外线发射器的外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延伸端直径大于固定板与拉杆连接处的孔径,所述固定板设为“L”形。
优选的,所述卡紧弹簧位于棘爪和固定板之间,所述卡紧弹簧的一端与棘爪位于卡槽槽外的一端相接触,所述卡紧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与棘爪相对的一侧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仇勇,未经仇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5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