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生物巢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5725.1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4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智仁;陈园园;蒋素英;周向同;韦静;徐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特克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大学;艾特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4;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丁博寒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印染 废水 生物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生物巢处理装置,包括生物巢反应器和沉淀池,生物巢反应器与沉淀池通过管道相连;其中,生物巢反应器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搅拌区和曝气区,搅拌区和曝气区之间由挡板隔开,挡板下端与生物巢反应器底部之间留有缝隙;且搅拌区与进水口相连,曝气区与出水口相连;搅拌区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设置在搅拌区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向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对印染废水的生物巢处理装置,创新性地将基于改性玄武岩纤维的生物巢与OHR曝气器组合,实现生化处理节能降耗、污泥减量、节省占地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生物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行业是工业污水排放大户,废水往往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色度深且多变,pH变化大,水量水质变化大,属难处理工业废水。随着化学纤织物的发展,染后整理要求的提高,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新型染料、助剂等难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纺织印染废水,COD浓度节节攀升,对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构成严重挑战。
浆染废水色度高、COD高,该类印染大量使用硫化染料、印染助剂硫化钠等,因此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该类废水必须加药预处理,然后再进行系列化处理,才能稳定达标排放。漂染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表面活性剂等助剂,该类废水水量大,浓度和色度均较低,如果单纯采用物化处理,则出水也在100~200 mg/L之间,色度也能以满足排放要求,但污染量大大增加,污泥处理的费用较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适当采用物化方法前处理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生化处理系统,以节省处理成本,同时实现环境友好,满足处理要求。
目前,针对印染废水的水处理工艺中,生化处理段通常采用水解酸化组合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工艺(例如A/O工艺)、接触氧化法(组合填料)等。但工艺冗长管理成本高、大曝气加内回流电耗高、微环境功能单一污染物去除效果差、剩余污泥产量大二次污染严重的缺陷,是至今为止印染废水处理领域难以解决的问题。生化处理是污水处理领域最受关注的水处理技术,但如何实现高效生化处理始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长期课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生物巢处理装置,将基于改性玄武岩纤维的生物巢与OHR曝气器组合,印染废水在低耗溶解氧条件下实现污染物高效去除,旨在实现生化处理节能降耗、污泥减量、节省占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存在的能耗高、处理效率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生物巢处理装置,采用的生物巢反应器为独立式一体式多功能反应器,反应器内部结构简单,方便管理,运维成本低,占地面积大大减少,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生物巢处理装置,包括生物巢反应器和沉淀池,生物巢反应器与沉淀池通过管道相连;其中,生物巢反应器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搅拌区和曝气区,搅拌区和曝气区之间由挡板隔开,挡板下端与生物巢反应器底部之间留有缝隙;且搅拌区与进水口相连,曝气区与出水口相连;搅拌区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设置在搅拌区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向上。
更为优选的针对印染废水的生物巢处理装置,挡板下端45°斜角设置斜角板,斜角板底部距离生物巢反应器的底部留有缝隙。
更为优选的针对印染废水的生物巢处理装置,搅拌区长度方向中心轴两侧的流动区域还设置有载体支架,载体支架固定连接在生物巢反应器顶部,并且载体支架在靠近搅拌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多孔挡板,载体支架内部纵向固定悬挂改行玄武岩纤维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特克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大学;艾特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特克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大学;艾特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57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侧围外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固定引流管的皮肤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