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药销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3067.2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8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汪庆桃;陈志阳;王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5/04 | 分类号: | F42D5/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董惠文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药 销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药销毁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炉盖、反应炉、引流装置以及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所述反应炉为圆筒结构,反应炉上端向外设有凸沿,下端向内设有凸沿,所述引流装置为从上到下内径和外径均逐渐减小的圆筒,所述引流装置套设在反应炉内部,引流装置的上端与反应炉下端向内的凸沿相卡合,所述引流装置的上端口设有直径与反应炉下端内径相等的挡板,炉盖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纳高热剂并反应的容纳腔,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环和至少三个与底座环相连的侧面支架,所述支撑架通过底座环套设在反应炉上。该装置用于容纳高热剂,同时引导高温液态熔渣使其呈流线状持续作用目标位置,有效销毁未爆弹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未爆弹药销毁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弹药销毁装置。
背景技术
未爆弹药的处置是军队、公安和武警实弹训练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环节,当前的处置方法主要采取炸药炸毁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额外增加爆炸当量、安全性低和周期长等缺点,难以满足实训过程实时、安全、高效的需要。
高热剂(主要包括铝热剂、镁热剂等)在反应时会释放大量热,产生的高温熔渣(大多数高热剂燃烧温度都在2000~2800℃,更有甚者在3000~4000℃之间,呈高温液态状)与未爆弹壳体相互作用,对于壁厚在一定范围内的未爆弹药,则可以直接熔穿弹壳,使内部装药点燃燃烧,从而达到销毁未爆弹药的目的。对于稍厚一点的弹壳,反应产生的高温虽不能直接熔穿弹壳,但可使弹壳软化,强度变小,内部装药间接被高温引燃,产生的膨胀气体形成高压可冲穿软化部分的弹壳,使高压气体得以释放,继续保持燃烧销毁。
销毁过程中,高温液态熔渣是传递销毁能量的唯一介质,其形状和质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销毁能量的大小。在温度满足的条件下,高温熔渣的质量和形状对于未爆弹药的壳体穿孔非常关键。因此,在高热剂配方和质量一定的情况下,设计一种可以容纳高热剂发生化学反应的装置,使反应产生的高温液态熔渣呈流线状,持续作用于未爆弹药壳体的某一位置处,从而使壳体穿孔或软化,对于成功销毁未爆弹药有着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药销毁装置,既可以用于容纳高热剂,同时又可以引导高温液态熔渣,使反应产生的高温液态熔渣呈流线状持续作用目标位置,有效销毁未爆弹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药销毁装置,所述弹药销毁装置包括炉盖、反应炉、引流装置以及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
所述反应炉为圆筒结构,反应炉上端向外设有凸沿,下端向内设有凸沿;
所述炉盖设置在反应炉上,所述引流装置为从上到下内径逐渐减小的圆筒,所述引流装置套设在反应炉内部,引流装置的上端与反应炉下端向内的凸沿相卡合,所述引流装置的上端口设有直径与反应炉下端内径相等的挡板,所述挡板与反应炉、炉盖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纳高热剂并反应的容纳腔;
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环和至少三个与底座环相连的侧面支架,所述支撑架通过底座环套设在反应炉上。
进一步的,所述侧面支架包括至少两个首尾相连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设有能调节侧面支架与底座环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和侧面支架高度的调节环。
进一步的,首尾相连的所述支撑杆之间以及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与底座环之间均通过与所述调节环套设连接,与所述底座环连接的多个调节环在所述底座环上等间距布设。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环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炉盖通过卡扣与反应炉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包括套设在反应炉上并与反应炉上端的凸沿相卡合的圆环以及与所述圆环铰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圆环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炉盖上设有与连接部上的凹槽相匹配的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炉盖为上下开口的变径圆筒,炉盖下部靠近反应炉处的内径与反应炉的内径相同,从下到上内径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3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