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冲压模具安全部位无缝拼接的模型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81582.7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8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虹冈铸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B22C9/04;B22C9/24 |
| 代理公司: | 天津英扬昊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7 | 代理人: | 吴扬 |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冲压 模具 安全 部位 无缝 拼接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冲压模具安全部位无缝拼接的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耳本体,所述吊耳本体由吊耳一、吊耳孔一、拼接板一、拼接板二、吊耳二、吊耳孔二、拼接板三、拼接板四、补强组成,所述吊耳一上开设有吊耳孔一,所述吊耳一的侧壁上安装有拼接板二,所述拼接板二的右侧壁上安装有拼接板一,所述吊耳二上开设有吊耳孔二,所述吊耳二的侧壁上安装有拼接板三,所述拼接板三的左侧壁上安装有拼接板四,所述吊耳一与吊耳二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补强,所述补强与拼接板五接触,所述拼接板四通过粘接剂粘贴在拼接板一上,所述拼接板二、拼接板三通过粘接剂粘贴在拼接板五上;提高了产品铸造精度,不会存在有缝隙、裂纹等微小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冲压模具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冲压模具安全部位无缝拼接的模型。
背景技术
消失模铸造工艺中,模型的制作精度往往决定了铸件的铸造精度,由于模型加工中,采用的是3轴加工的加工设备,模型往往需要对模型数据进行分割、粘贴,因此,制作的发泡模型总是会存在许多的粘贴痕迹,对于一般的痕迹可能经过模型的修补、铸件的焊接能得到修复,但是,对于模座的起吊部位—吊耳客户尤为的关注,吊耳作为起吊的安全部位,无论是从外观还是从精度,都对整个产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诸多的厂家在制作模型时,为了保证模型的制作精度,因此,将吊耳沿着吊耳孔的位置进行分割加工,然后再进行拼接,虽然这样的精度较高,但是铸造出来的产品,吊耳处存在明显的缝隙,可能直接导致产品出现不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冲压模具安全部位无缝拼接的模型。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冲压模具安全部位无缝拼接的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卡槽、拼接板五、吊耳本体,所述模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模座的四个角分别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7字型”结构,四个所述卡槽的侧壁上安装有拼接板五,所述拼接板五与卡槽为一体结构,四个所述卡槽中分别安装有吊耳本体;
所述吊耳本体由吊耳一、吊耳孔一、拼接板一、拼接板二、吊耳二、吊耳孔二、拼接板三、拼接板四、补强组成,所述吊耳一上开设有吊耳孔一,所述吊耳一的侧壁上安装有拼接板二,所述拼接板二的右侧壁上安装有拼接板一,所述拼接板一与拼接板二为一体结构,所述吊耳二上开设有吊耳孔二,所述吊耳二的侧壁上安装有拼接板三,所述拼接板三的左侧壁上安装有拼接板四,所述拼接板四与拼接板三为一体结构,所述吊耳一与吊耳二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补强,所述补强上开设有对准孔,该对准孔与吊耳孔一、吊耳孔二开设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补强与拼接板五接触,所述拼接板四通过粘接剂粘贴在拼接板一上,所述拼接板二、拼接板三通过粘接剂粘贴在拼接板五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补强、吊耳一、吊耳孔一、拼接板一、拼接板二、吊耳二、吊耳孔二、拼接板三、拼接板四,提高了产品铸造精度,在铸造后的产品中,也不会存在有缝隙、裂纹等微小缺陷,避免发泡模型制作时,吊耳位置出现粘贴痕迹、吊耳同行度不足问题的发生,通过采用特殊的编程加工工艺,将吊耳一和吊耳二分开进行加工,吊耳一和吊耳二在编程时,选择非拼接面的外侧壁设置补强工艺,使得在后工序进行拼接时,吊耳本体的精度完全取决于加工机的精度,吊耳编程时,补强位置选择非拼接面的外侧壁设置补强,加工完成后,将多余的废料沿着补强位置切除,并将补强位置进行打磨处理,然后,将吊耳一的拼接板一和吊耳二的拼接板四分别按照顺序涂抹粘接剂A液、B液并进行拼接粘贴,将粘贴好的吊耳一和吊耳二完全凝固后,将拼接板二和拼接板三上按照顺序涂抹粘接剂A液B液,将卡槽中的拼接板五按照顺序涂抹粘接剂A液、B液,确认吊耳孔一与吊耳孔二的同心度,然后将吊耳一和吊耳二通过上述的粘接剂粘贴到模座卡槽的拼接板五上,等所有的工序全部完成后,再进行铸造生产,吊耳周边不存在人为作业出现的缝隙,由于所有的拼接面均采用直接加工的方式,大大的提高了吊耳的制作精度,同时,由于吊耳拼接处未进行打磨,所有的拼接位置都不会存在缝隙,减少了铸件的拼接缝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耳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虹冈铸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虹冈铸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1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