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钼杆加工后的冷却和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1035.9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5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本;康兆祥;朱孝虎;李一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浦钨钼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7/16 | 分类号: | B21J7/16;B21J13/08;B21K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孙甫臣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冷却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钼杆加工后的冷却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装于一体的内管(3)和外管(5)以及支架(6);所述内管(3)的一端固设有物料进口(2),相对的另一端安装有端盖(8);所述外管(5)套装于内管(3)的外壁面,且所述外管(5)内形成冷却介质回路;其中还包括保护气氛输入管(9),可避免钼杆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提高了钼杆的成品率,降低了产品成本,并通过氢气对钼杆已氧化的部分进行还原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钼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钼杆加工后的冷却和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旋锻机等生产设备生产钼杆的过程中,钼杆一般通过旋锻机机头导出后,引导至开口的料槽中。当直接将钼杆产品暴露于空气中时,带有较高热量的物料极易发生氧化反应(钼杆与空气接触表面产生氧化钼),降低了物料的利用率,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其中,旋锻机的加工机头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外壳、称圈、弹子、主轴、锤头、模具;工作原理是:主轴转动时,锤头和模具不断张合施加压力于钼杆的外壁面上、对钼杆进行加工;通过改变模具尺寸可以对不同外径的钼杆进行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钼杆加工后的冷却和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直接将钼杆产品暴露于空气中时,带有较高热量的物料极易发生氧化反应,降低了物料的利用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钼杆加工后的冷却和收集装置,包括套装于一体的内管和外管以及支架;所述内管的一端固设有物料进口,相对的另一端安装有端盖;所述外管套装于内管的外壁面,且所述外管内形成冷却介质回路;其中还包括保护气氛输入管;
当完成加工的钼杆成品被输送进入冷却和收集装置之中时,端盖处于封闭状态,启动冷却介质回路对钼杆进行冷却,同时通过保护气氛输入管向内管内部输送具有防止钼杆氧化的保护性气体、在内管内部形成保护气氛、隔绝氧气;直至钼杆冷却后,将端盖打开并将钼杆取出。
所述的保护性气体的种类有很多种,氮气是成本较低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性气体为氮气,由空气分离制氮装置制取高纯度的氮气、并通过保护气氛输入管输送到内管内部,使得内管之中的钼杆与氧气隔绝。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性气体中还包含少量的氢气,由氢气储罐输出并与氮气混合后、通过保护气氛输入管输入,用于对已氧化的钼杆表面进行还原反应。
所述的,空气分离制氮装置和氢气储罐均为现有技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钼杆通入密封的内管中,并在内管中形成保护性气氛、隔绝氧气,可避免钼杆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提高了钼杆的成品率,降低了产品成本;
(2)保护气氛以氮气为主,通过空气分离制氮装置制取,成本较低;其中还包含少量的氢气,当钼杆从旋锻机输出到进入本发明的冷却和收集装置之前仍有短时间暴露在空气之中,通过氢气对钼杆已氧化的部分进行还原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工机头的剖视结构图;
图中:1-机头,2-物料进口,3-内管,4-进水口,5-外管,6-支架,7-出水口,8-端盖,9-保护气氛输入管;21-外壳、22-称圈、23-弹子、24-主轴、25-锤头、26-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浦钨钼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东浦钨钼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10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钼丝生产用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钼丝生产用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