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创神经射频消融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0598.6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1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吉紫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紫嫣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A61B18/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神经 射频 消融 设备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创神经射频消融设备及系统,包括射频消融仪与射频消融导管,所述射频消融仪上设有多个电缆接口,所述射频消融导管包括工作段、导管段、体表电极段与手柄段,所述工作段内设有多个与体表电极段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射频消融电极,多个所述射频消融电极内焊接有多根电缆,多个所述射频消融电极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射频消融电极的表面及周边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多个所述射频消融电极的两侧均设有可喷射二氧化碳或生理盐水的微孔,最大程度上减少射频消融对于非目标区域的损伤,实现各种压力、温度、阻抗、功率的精准控制,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及治疗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射频消融相关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无创神经射频消融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采用微创介入技术的神经消融术在临床上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射频消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癌症肿瘤、乃至皮肤等多种病灶组织的治疗。它利用射频能量作用于人体组织时,温度场在导体附近迅速衰减从而治疗点较为集中的特性,对病灶通过细小导管式探头进行微创治疗。
而很多针对神经组织损毁、或体表浅表组织损毁的适应症,可以使用无创射频消融的方式进行治疗,以起到减少病人痛苦、缩短手术时间等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有创消融导管的设计的缺陷和不足,公开一种全新的、多功能的经组织、经管腔、无创、高效、精确的消融系统,最大程度上减少射频消融对于非目标区域的损伤,实现各种压力、温度、阻抗、功率的精准控制,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及治疗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创神经射频消融设备及系统,包括射频消融仪与射频消融导管,所述射频消融仪上设有多个电缆接口,所述射频消融导管包括工作段、导管段、体表电极段与手柄段,所述工作段内设有多个与体表电极段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射频消融电极,多个所述射频消融电极内焊接有多根电缆,多个所述射频消融电极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射频消融电极的表面及周边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多个所述射频消融电极的两侧均设有可喷射二氧化碳或生理盐水的微孔,所述工作段与导管段内均设有金属编织屏蔽层,所述工作段与导管段之间设有相连通的电极线腔、灌注腔、温度传感器导线腔、压力传感器导线腔与定型腔。
优选的,所述工作段由金属材料构成,且顶端呈弧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射频消融电极的数量不低于1-72个。
优选的,所述射频消融电极呈直线排布。
优选的,所述工作段主体为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射频消融电极通过压合、粘接或注塑的方式固定在工作段上。
优选的,多个所述射频消融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mm-300mm。
优选的,所述导管段的全长为10mm-20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消融导管前段有数颗消融电极,数量为1-144颗;电极有一定的长度,其优选范围为0.01-20mm;紧密排布时呈规则状态,可以为圆形、多边型,直径范围为0.01mm-20mm;当电极被向前推送、导管前端弯曲后,分布依旧保持一个规则状态,其直径的优选范围为0.01-100mm;消融导管的工作段承载消融电极的中间段,即长条状连接电极、灌注孔中间段,即开放腔体,其经组织、经管腔、无创、高效、精确的消融系统,最大程度上减少射频消融对于非目标区域的损伤,一个体表电极可对应多个消融电极;也可一个体表电极对应一个消融电极,体表电极连接端可自由伸缩,实现各种压力、温度、阻抗、功率的精准控制,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及治疗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射频消融导管多体表电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紫嫣,未经吉紫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0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