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式膜元件外保护网的自动缠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9376.2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1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肖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鲨(武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李琼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式膜 元件 保护网 自动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式膜元件外保护网的自动缠绕机,包括底座,底座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一侧的中部分别与第一转杆的两端转动连接,设置了压板,通过丝杠的转动,带动第一滑块和滑板向下运动,即带动压板向下运动,使压板与卷膜元件的表面贴合,即可在缠绕的过程中,将外保护网压紧在卷膜元件上,提高了外保护网缠绕的贴合性,提高了外保护网的保护效果,通过拉杆和第三滑块的配合使用,带动第二夹板向下运动,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外保护网夹紧,增大了外保护网缠绕的阻力,使外保护网充分缠绕在卷膜元件上,提高了外保护网缠绕的紧密性,提高了外保护网的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机,特别涉及卷式膜元件外保护网的自动缠绕机。
背景技术
卷式膜元件一般由多孔中心管、卷绕于该中心管上的膜单元和外保护结构等部件构成。其中,膜单元包括进料流道网和膜袋,膜袋是利用胶黏剂将透过液流道网和分离膜密封粘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用于防止进料流道网侧料液与透过流道网侧液体混合在一起;进料流道网将供给侧料液导向分离膜表面,由分离膜分离进料流道网侧料液;透过液流道网将透过分离膜的液体导向中心管;外保护结构一般为工业级膜元件用玻璃钢外壳或卫生级膜元件用塑料外保护网,用于包裹上述的卷绕体,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结构,用于加强膜元件的机械强度,保护膜元件。
现有技术中,在将外保护网缠绕在卷膜元件表面的过程中,外保护网往往与卷膜元件间存在间隙,没有充分与卷膜元件贴合,降低了外保护网的贴合效果,降低了外保护网的保护效果,且在缠绕的过程中,外保护网缠绕的较松弛,外保护网间存在间隙,降低了外保护网缠绕的紧密性,降低了外保护网的保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卷式膜元件外保护网的自动缠绕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贴合和缠绕松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卷式膜元件外保护网的自动缠绕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的中部分别与第一转杆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一边侧分别与滑板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底端均与压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底端的中部滚动连接有多个滚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座顶端的中部,所述电机座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板另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顶端的中部均转动连接有丝杠,两个所述丝杠外壁的中部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顶端的中部螺纹连接,两个所述丝杠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槽内壁底端的中部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的中部分别与第二转杆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一边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竖板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竖板一边侧的底部分别与第一夹板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竖板一边侧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一边侧分别与第二夹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板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三滑块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滑块顶端的中部均铰接设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转轴与两个连接耳的一端铰接,两个所述连接耳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竖板顶端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固定设有驱动电机开关,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鲨(武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博鲨(武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93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