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膜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76656.8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8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姜世华;刘涛;刘俊岩;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济洋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B26D11/00;B07B1/04 |
| 代理公司: | 兰州锦知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4 | 代理人: | 杜文化 |
| 地址: | 7306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膜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膜回收装置,属于地膜回收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回收地膜效率低、效果差和有残留的技术问题。包括车体,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切除机构,车体的侧面转动设置有回收机构,回收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固定在固定板的侧面,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旋转轴,旋转轴的端部转动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之间,旋转轴上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下方固定有两个第二电动推杆,两个第二电动推杆的端部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若干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均固定有两个回收杆,车体的侧面设置有筛选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回收机构和筛选机构配合,提高了回收地膜碎片的效率,避免了土壤中残留有地膜碎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膜回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膜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地膜使用量和面积不断扩大,造成了农田土壤中的废旧地膜量逐年增加,其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明显阻碍农作物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因此,各地开始鼓励农民回收地膜,但是,地膜在回收过程中经常容易撕裂,从而导致部分地膜碎片残留在土壤中;
人工收集地膜碎片十分繁琐,也加重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收集效率低下,现有地膜碎片收集机构一般采用对土壤过滤进行去除地膜碎片,但是也存在着速度慢,效率低的情况,而且只进行依次收集,容易遗漏细小的地膜碎屑,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的地膜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地膜回收装置,该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高效完全的回收土壤中的地膜碎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地膜回收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切除机构,车体的侧面设置有切断斜板,车体的侧面固定有两个对称的固定板,车体的侧面转动设置有回收机构,回收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固定在固定板的侧面,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旋转轴,旋转轴的端部转动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之间,旋转轴上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下方固定有两个第二电动推杆,两个第二电动推杆的端部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若干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均固定有两个回收杆,回收杆端部固定有倒刺,转动杆的另一端均固定有链轮,若干链轮的侧面设置有链条,安装板的上方固定有调节电机,调节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其中一个转动杆,车体的侧面设置有筛选机构,筛选机构位于切断斜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车体移动,第二电动推杆带动安装板上下移动,安装板带动转动杆上下移动,转动杆带动回收杆往复插入拔出土壤,从而将土壤中残留的地膜碎片收集到回收杆上,同时将土壤压碎,之后筛选机构将较小的地膜碎过滤收集到车体的内部,当回收杆的上的地膜碎片足够多的时候,旋转电机带动旋转轴顺时针旋转,旋转轴带动固定块进行旋转,旋转过程中将第二电动推杆伸展,从而将回收杆移动到切除机构上,切除机构对地膜进行切割,之后再次启动旋转电机,从而继续收集地膜碎片。
车体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车体的底部固定有筛网,车体的下方固定有两个履带动力轮组,车体的侧壁转动设置有单向开合门,车体的侧面固定有进料板,进料板位于单向开合门的下方。
采用以上结构,筛网可以将多余的尘土在行进过程中筛除,单向开合门方便进料。
筛选机构包括筛选电机,筛选电机固定在进料板的侧面,筛选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转动设置在进料板之间,转动轴上圆周均布的固定有若干筛选耙。
采用以上结构,筛选电机带动转动轴逆时针转动,转动轴带动筛选耙转动,筛选耙对土壤中的地膜碎片进行筛选,之后将地膜碎片通过进料板移动到单向开合门处,再挤压单向开合门将地膜碎片移动到车体的内部。
切除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和若干切刀,切刀均固定在切断斜板的底部,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在车体的内部,第一电动推杆的端部固定有滑动板,滑动板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滑槽的内部,滑动板的侧面固定有若干熔断刀,熔断刀的端部均设置有电阻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济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济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66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化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改变内部容纳空间的纸质包装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