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内饰门板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4420.0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9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梁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鑫(天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16 | 分类号: | G01D1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英扬昊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7 | 代理人: | 吴扬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南区津南经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门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量检测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门板检具,可便于对汽车内饰门板进行固定,操作较为省力;包括底板、支撑板、固定板和两组安装架,底板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还包括上卡位板、下卡位板、上移动板、下移动板、上卡位杆、下卡位杆、上弹簧、下弹簧、上螺纹杆、下螺纹杆和螺纹管,支撑板右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上卡位槽和下卡位槽,上卡位板顶端和下卡位板底端分别设置有上卡槽和下卡槽,支撑板左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上滑动槽和下滑动槽,上滑动槽内底侧壁和下滑动槽内顶侧壁右半区域分别纵向设置有上连通孔和下连通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量检测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门板检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内饰门板检具是一种用于对汽车内饰门板进行检测时,对汽车内饰门板进行固定的辅助装置,其在质量检测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汽车内饰门板检具包括底板、支撑板、固定板和两组安装架,底板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支撑板底端与底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固定板左端与支撑板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两组安装架左端分别与固定板右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现有的汽车内饰门板检具使用时,首先将装置移动到指定的地点,通过两组安装架对待检测的汽车内饰门板进行固定,通过外界设备对待检测的汽车内饰门板进行检测;现有的汽车内饰门板检具使用中发现,对汽车内饰门板进行固定时,需要抬着汽车内饰门板,操作较为费力,导致其使用便利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便于对汽车内饰门板进行固定,操作较为省力,提高使用便利性的汽车内饰门板检具。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门板检具,包括底板、支撑板、固定板和两组安装架,底板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支撑板底端与底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两组安装架左端分别与固定板右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还包括上卡位板、下卡位板、上移动板、下移动板、上卡位杆、下卡位杆、上弹簧、下弹簧、上螺纹杆、下螺纹杆和螺纹管,支撑板右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上卡位槽和下卡位槽,所述上卡位板和下卡位板左端分别伸入至上卡位槽和下卡位槽内,上卡位板和下卡位板右端分别与固定板左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上卡位板顶端和下卡位板底端分别设置有上卡槽和下卡槽,支撑板左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上滑动槽和下滑动槽,上滑动槽内底侧壁和下滑动槽内顶侧壁右半区域分别纵向设置有上连通孔和下连通孔,所述上卡位杆顶端和下卡位杆底端分别与上移动板底端和下移动板顶端右半区域连接,上卡位杆底端和下卡位杆顶端分别穿过上连通孔和下连通孔并分别插入至上卡槽和下卡槽内,所述上弹簧顶端和下弹簧底端分别与上滑动槽内顶侧壁和下滑动槽内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上弹簧底端和下弹簧顶端分别与上移动板顶端和下移动板底端右半区域连接,所述上螺纹杆顶端和下螺纹杆底端分别与上移动板底端和下移动板顶端左半区域连接,上螺纹杆底端和下螺纹杆顶端分别螺装至螺纹管内部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的外螺纹旋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门板检具,还包括前把手和后把手,所述前把手后端和后把手前端分别与固定板前侧壁和后侧壁中央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门板检具,还包括四组滚轮,所述四组滚轮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四组支腿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门板检具,还包括稳定板,所述稳定板横向安装在四组支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门板检具,还包括前支杆、后支杆和推杆,所述前支杆和后支杆顶端分别与推杆底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前支杆和后支杆底端分别与底板顶端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门板检具,推杆外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保护垫。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门板检具,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左端与支撑板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橡胶垫右端与固定板左侧壁挤压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门板检具,螺纹管外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防滑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鑫(天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禾鑫(天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4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